美中的關稅大戰如火如荼,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顯然扎到自己的腳,而展現出讓步的態度,而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給予警告。
一、中國能夠戰勝美國的看法
目前有人提出一種說法,那就是: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大規模的關稅,中國或許有可能成為這場貿易戰的勝利者。
在全球對於美元的信任減弱的情況之下,似乎有一種看似合理的解釋認為:人民幣有可能取代美元而成為國際基軸貨幣的主導地位。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於4月16日所發佈的資料顯示,中國第一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去年同期相比是增長了5.4%,超過了原先市場所預期的5.1%。而相較之下,美國在同一期間的GDP成長率如果以年率來換算的話,則是負1.5%。看起來,中國經濟的表現是亮眼的,而美國經濟則似乎呈現出萎縮的局面。
中國政府也很巧妙地利用貿易戰所產生的機會而氣勢高昂。中國外交部在17日對於《美國白宮宣布對中國的關稅稅率最高達245%》一事,批判說:「即使美國繼續玩弄關稅數字的把戲,我們也會置之不理。」
二、中國為什麼不能戰勝美國?
但是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考慮到中國最近所面臨的通貨緊縮(在景氣低迷中物價下跌)的惡性循環,要主張說中國能夠在對美貿易戰中獲勝,這實在是難以令人置信的。中國3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1%,已連續兩個月呈現負成長。
至於有些人談論到人民幣地位的提升,但現實的情況卻與此種看法完全相反。儘管美元匯率呈現出急劇下跌的趨勢,但人民幣匯率卻是是更加下降。所謂美元匯率的下降,是指:在衡量《美元相對於英鎊、日圓以及歐元等主要先進國貨幣的匯率》時的美元匯率之變化。因此,儘管美元匯率正在下跌,但人民幣匯率卻也同樣是在走貶,而這可以認為是中國經濟出現了某些問題的徵兆。
在美元走弱的情況之下,投資人卻仍然對於《買進人民幣》有所顧忌,而最直接的原因在於:自2022年上海封城之後,中國的內需經濟陷入了嚴重的低迷。當時以中國廣州為總部的中國最大不動產建設公司——恒大集團破產,這就成為打擊消費心理的決定性因素。恒大集團曾在2021年名列美國經濟雜誌《財富(Fortune)》世界500強企業榜行榜的第122名,其規模相當龐大,但最終未能克服內需不景氣的浪潮。
繼恒大集團之後,另一家中國具有代表性的不動產企業——中植集團也宣告破產。在中國最大規模的建設公司接連破產的情況之下,中國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開始急劇下滑。尤其是在2024年下半年,儘管中國政府施行了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但房價的下降仍然未能停止。深圳、廣州等核心地區的房價,與高峰時期相比,已下跌了20%至30%以上,而這是與《個人貸款接連出現不良化的情況》有所關聯的。最近中國政府當局所以投入了高達5200億元人民幣的鉅額資金來增強國有銀行的資本,就是基於這樣的原因。
三、中國政府的可能應對政策
在房價下跌、消費低迷加劇的情況之下,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政策與應對措施呢?通常在這種情況之下,會考慮到兩種應對措施。
首先會浮現出來的應對方法是降低利率。亦即透過政策利率的降低,進一步降低房地產和汽車貸款的利率,而這將有助於消費心理的回復,並提振房地產市場。
不過,問題在於如下一點,亦即:美國的政策利率水準為4.5%,而相當於中國的政策利率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Loan Prime Rate,註一)則僅為3.1%。也就是說,即便中國的利率已低於《基軸貨幣國之美元》的利率水準,而如果還要進一步降息的話,那麼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就更有可能將之解讀為「中國政府正在容忍人民幣匯率之下跌」。當然,這將與《川普政府引導美元貶值的政策》從正面衝突,而貿易戰的緊張局勢也可能因此進一步升高。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中國政府還有另一種大規模轉變政策的方法,亦即:放棄對《由電動車、太陽能、二次電池為代表的核心戰略產業》加以培育的政策,改為開放內需的市場,從而引導消費的熱潮,而這就是改變成所謂「消費主導經濟成長的路線」。如此一來,這不只是可以減少與川普政府等先進國家的貿易摩擦,還能透過消費的促進來恢復低迷的內需經濟,同時達到這兩種的雙重效果。
但相對地,這就無法排除《那些過去被集中投資的核心產業之主要企業將會面臨困境》的風險。這兩種選擇各有利弊,但依據許多經濟學家的看法,中國政府較有可能選擇第一種的應對措施。因為如果要轉向開放內需市場、促進消費的方向的話,那將要投入了過多的時間與資金。因此,在未來,人們無法排除人民幣匯率下跌的風險,貿易戰的風浪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平息。
(註一)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LPR)是指由各報價行根據其對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得出並加以發布的利率。各銀行實際發放的貸款利率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情況,考慮抵押、期限、利率浮動方式和類型等要素,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基礎上加減點來確定。
LPR報價行目前由18家商業銀行組成,報價行應於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的方式》計算得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期限品種。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