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軍事專欄《蒙娜俊夫》報導,一場由冰島海岸警衛隊主辦、北約盟軍海上司令部全程協調的高強度聯合軍事演習,近日正在北大西洋關鍵戰略要地展開。這場演習不僅是例行軍訓,更是北約針對俄羅斯水下活動日益頻繁所發出的明確警訊。
來自加拿大、丹麥、德國、冰島、荷蘭、挪威、波蘭、英國與美國等多國精銳部隊悉數到場,海空齊發,陣容堪稱豪華。演習動用多型水面艦艇、攻擊潛艦、遠程巡邏機與反潛直升機,全面演練水面、水下與空中立體聯合作戰,項目涵蓋潛艦追蹤、戰術規避、情報共享等多項高強度科目,力求模擬真實戰場情境。
演訓場域選在被稱為「北約防線門檻」的 GIUK-N 海峽,也就是格陵蘭、冰島與英國、挪威之間的戰略要衝。該海域為冷戰時期美蘇潛艦博弈主戰場,當前則成為北約與俄羅斯水下對抗的第一線。
演習中,各國部隊輪番上陣模擬防禦與突襲情境,潛艦部隊則利用複雜海底地形突圍聯合防線,測試聯軍反潛應變效能。空中部分,包含P-8「海神」巡邏機在內的多型機種頻繁升空,負責偵察、戰術資訊傳輸與模擬攻擊,並與艦載直升機搭配構築水下偵防網。
北約此次演訓的另一重點,是針對多國軍隊之間的「互操作性」進行強化測試。如何在不同語言、軍規與裝備系統下實現即時協同與資料共享,正是聯盟現階段建軍重點之一。
報導分析指出,近年多起疑似針對海底光纖與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事件,讓北約成員國對水下基建安全高度警覺。北約更已於2025年初啟動「波羅的海監測任務」,部署新一代水下監控系統,鎖定波羅的海、北海及北大西洋東側,實施全天候監控。
冰島作為 GIUK-N 戰略樞紐,地理位置一旦遭受破壞或封鎖,將直接危及北約對大西洋的戰略縱深。此次演習不僅是防衛演訓,更是一場對制海權的實兵較量。
北約方面強調,未來類似演訓將持續進行,並將進一步強化與波羅的海及北歐國家的聯防協調,目的明確——保障成員國海域通行權與水下命脈,遏止俄羅斯於海底勢力擴張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