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8月16日為妻子陳佩琪64歲生日,她一早發文感嘆今年生日柯文哲連個人影也沒見到,聲稱要跟先生的骨灰形影不離,每天要揹著骨灰去堵賴清德夫妻出門。對此,律師黃帝穎也質疑,陳佩琪的行為是在情勒司法,更是民主法治負面教材。
我也認為這也是道德勒索,而道德勒索正是道德哲學等專業所關注的主題之一,目前任教於威靈頓維多利亞大的哲學家凱勒(Simon Keller)進一步解釋道德勒索的運作。首先提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情境」(moral situation),道德情境就是個人所擁有的義務、權利、在道德上被允許做的事情等等。舉例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不可見死不救」的義務,都有權利發表政治言論、信仰宗教,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選擇自己要從事怎樣的娛樂活動等等一些的義務、權利、允許,會因為一個人的能力、工作、身邊的處境而改變。再舉例說明,身為醫護人員,很可能對自己正在照顧、治療的病患有特殊的義務。任何人對自己的親屬,不論是晚輩、平輩、長輩,都可能有一定照護的義務。如果我們走在路上看到別人暈倒呼吸心跳停止,不應該見死不救,就算沒有義務施予CPR,也至少應該叫個救護車,但現實情境的改變,會讓人負擔額外的義務,這使道德勒索,負向道德標籤在現實生活成為可能。
現在已出現柯文哲出庭對檢察官摔水瓶丟資料、暴走罵髒話,接續柯P妻子陳佩琪跟著大吼審判長,這樣的悲情劇本對柯案水落石出完全無效,只會旁生枝節,且目前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身為法學博士,卻表現出「尚書大人真機靈」,全部避談當事人應遵守法庭秩序,更是不可取!
證據中心而不是哭鬧中心,現在柯案需協助把通緝犯「橘子」許芷瑜找回,他是關鍵證人,這是白營該幫助發力的地方!
文.張天泰
(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