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4 月 29 日披露,英國近期向歐洲盟國提議,在俄烏達成停火協議後,派遣高達 6.4 萬名士兵進入烏克蘭,組成所謂的「威懾部隊」,以維持地區安全。但此一構想遭到歐洲多國潑冷水,不僅無法獲得廣泛支持,甚至連動員 2.5 萬人力都顯得捉襟見肘。
報導指出,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Tony Radakin)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場高層會議中,詢問各國是否願意在和平協議簽署後,組建並部署一支 6.4 萬人的聯合部隊進駐烏克蘭,英方甚至願意單獨出動至多 1 萬名軍人。但歐洲各國防長隨後表達強烈疑慮,不僅坦言缺乏足夠兵力與預算,並警告如此規模的長期部署可能導致本土防務出現空窗。
據透露,在後續會議中,部分歐洲官員坦承,即便湊齊 2.5 萬名部隊也需各國「全力協作」,若考慮到部隊輪替需求,則意味著兩年內實際需部署高達 25.6 萬人。立陶宛國防部長多維萊.沙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直言:「俄羅斯擁有 80 萬軍力。如果我們連 6.4 萬人都湊不齊,那就不只是顯得軟弱,而是真正的弱勢。」

目前,包括波蘭、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已明確拒絕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德國也表態反對部署地面部隊,僅表示不排除未來可能性。愛沙尼亞與芬蘭則擔心外派軍力將削弱本國邊境防禦能力。
這項「自願聯盟」構想由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於上月提出,盼由英法兩國主導組成聯軍,在停火協議生效後進駐烏克蘭,提供維和性質的安全保障。然迄今為止,英法雖多次召集盟友磋商,卻未獲得明確承諾或行動。
根據目前最可行的版本,英法可能僅會派遣軍事教官至烏克蘭西部,協助訓練烏軍與協調後勤補給,軍事人員不會接近俄烏衝突前線。

對於此一構想,俄羅斯方面則強烈反對。俄國防部副部長戈列梅金(Viktor Goremykin)30 日表示,歐洲國家此舉只會阻礙和平進程,並強調:「此類發展對俄羅斯而言完全不可接受,俄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確保國家安全。」
英國國防部回應稱,「自願聯盟」計畫仍在積極規劃中,涵蓋陸、海、空各層面行動選項,旨在協助烏克蘭重建國防體系,並持續對其提供軍事援助以抗衡俄羅斯的侵略行動。
然而據路透社分析,歐洲內部對於是否在無美國參與、且缺乏國際授權下獨自派兵烏克蘭仍存高度分歧。除人力與資金不足外,多國更憂心此舉可能使自身捲入與俄羅斯的直接軍事衝突,從而引爆更大規模戰事。
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壓力與內部分裂的歐洲態度,烏克蘭的安全前景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積極介入烏克蘭事務。 圖: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Theo Wood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