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日前爆發恐怖襲擊事件後,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的緊張關係逐漸升溫,雙方甚至已經相互降低了與對方的外交關係,並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地區衝突貌似一觸即發。近期也傳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空軍的戰機在喀什米爾地區上空對峙的消息,部分軍事專家也對兩國爆發直接衝突的風險表示擔憂,期待第三方國家能介入相關事務並進行斡旋。

綜合《騰訊網》「張學昆觀世界」、「第一軍情」等作者發布文章指出,當地時間 29 日深夜至 30 日清晨, 4 架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機在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上空進行夜間巡邏,引發巴基斯坦軍方關注。隨後,巴基斯坦空軍派出 2 架戰機升空應對,雙方在喀什米爾邊境上空對峙。最終,印度空軍先行選擇撤退,為這段短暫而暗潮洶湧的衝突畫下了句點。

陣風戰機是法國製造並外銷的戰鬥機。(示意圖) 圖:翻攝自 海風觀察

「第一軍情」分析指出,雖然巴基斯坦方面並未公布此次升空應對印軍戰機的軍機種類,但很可能不是巴基斯坦空軍較常使用的 F-16 或梟龍戰機,而是該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殲-10C 。「第一軍情」認為,此次印度空軍與巴基斯坦空軍的對峙,可以被視為兩國空軍最尖端戰鬥力的相互比拚,也可能成為兩國後續爆發更大規模衝突的導火索。

「張學昆觀世界」表示,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 以複合式掛架掛載了 4 枚解放軍霹靂-15 ( PL-15 )中距離導彈以及 2 枚霹靂-10 ( PL-10 ) 近距離格鬥彈,認為不論是超視距的戰鬥或是近距離的「狗鬥」,巴基斯坦方的殲-10C 應該都能展現出超越印度陣風戰機的性能,推測印度空軍先行撤退的原因應為「戰力無法與巴基斯坦方匹敵」。「第一軍情」也以類似的觀點,強調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機與中國製造的軍機對峙「顯然無法佔據上風」。

然而,「第一軍情」認為,不論此次「空中對峙」的結果如何,都可能加劇印巴雙方對對方的不信任度,甚至可能進一步引發新一輪的武裝衝突。「第一軍情」強調,雖然此次的隔空對峙並未產生直接的嚴重後果,但仍需提高對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緊張局勢的警惕。

中國與巴基斯坦合製的梟龍戰機。 圖 : 翻攝自海事先鋒

巴基斯坦官員甚至警告稱,該國情報機構已掌握情報,認為印度很可能在未來的 24 至 36 小時內,「毫無理由的」對巴基斯坦發動軍事攻擊。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卡瓦賈.阿西夫( Khawaja Asif )也呼籲巴基斯坦軍方與國家安全部門做好準備,並對印度可能發起的「侵略行動」做出回應。

「第一軍情」表示,目前印巴局勢與 2022 年的俄烏局勢極其相似,推測雙方衝突持續升溫可能導致全面戰爭的發生,認為需要由第三方國家進行斡旋,以緩和當地局勢並調停可能發生的戰爭。然而,「第一軍情」認為,有能力介入印巴衝突的第三方國家除了美國、英國外,可能就只剩中國,「如果美國直接介入斡旋的意願不足,將可能由中國執行斡旋雙方的任務」。

近期有消息稱,印度空軍的 4 架陣風戰機於當地時間 30 日清晨,在喀什米爾地區上空與 2 架巴基斯坦空軍對峙。有中國軍事專家認為,「逼退」印軍陣風戰機的,很可能是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 。圖為陣風戰機。   圖:翻攝自 騰訊網 第一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