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改選在即,支持者們對於呼聲最高的盧秀燕到底選不選,始終引領期盼著。不料,昨日在反罷宣講的場合中,趁著與黨主席朱立倫同台之際,居然突兀的拉起他的手,誇讚朱做得很好,並說著「媽媽給你按個讚」,引發外界無限的想像空間。莫非盧秀燕是不選了、屬意朱立倫繼續當麼?

當不當黨主席,對於盧秀燕角逐2028而言,各有利弊,甚或可說是弊大於利。
先說說唯一的利吧!不外乎就是能夠為自己量身訂做黨的提名機制,除了按照選戰步調的時程推衍,在最佳的時機登場,同時亦能主導不分區立委名單,找些社會名望頗佳的賢達入列,藉以提高團隊的格局。
然而,提前在2026接任黨主席,顯然問題重重,相信媒體與政敵們都絕對睜大著眼睛盯著看,絲毫的錯誤都犯不得。由於尚有市長職務在身,動輒北上處理黨務的舉措,只要台中市有個甚麼閃失,諸如像先前新北餵藥案崩解侯的人設一樣,先前所積累的民望,恐將一夕幻化成灰。在一個將近三百萬人的都市中,要找個足以作為政治攻訐的案子,還難麼?別忘了,您所面對的,可是最會選舉的民進黨。

再則,這黨主席是不是能真的當到2028,2026的地方大選就是率先的一大考驗。基於責任政治,選不好就得辭職負責,但怎麼樣算選不好呢?至少得持平吧!但按藍營現今掌握14縣市的成果,其中更有9個縣市長兩屆任滿,要想延續現有的地方執政優勢,難度不小。
畢竟,民進黨在「大罷免大烙賽」之後,絕對會迅速的重整腳步,賴總統為避免提前跛腳,勢必得將2026一役,當成是復仇之戰來處理。基此,屆時的選戰過程勢必相當慘烈,到時候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藍營這些傳統型的政治人物,真能招架得住?倘若結果出爐,藍營掉了幾席既有執政縣市,又沒能順勢拿下南二都其一,就算是失敗,屆時若因此負責下台,大概2028也GG了。

鑑此,揣摩盧媽媽的盤算,為免提前消耗掉累積已久的民望,繼續選擇待在台中做好做滿,以「不沾鍋」的姿態直至任期屆滿,或許會是比較恰當的選擇。至於黨務誰屬,其實她要的或只是一個保證,一個2028總統黨內初選機制可以公開透明而已,誰來當並不重要,即便是被揶揄為「輸綠倫」的朱繼續當,也未嘗不可。更況,經過這麼多次的教訓,也許朱也該放下所謂「政治精算師」的執著,順應著「大位不以智取」的天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不要再做非分之想了。

不過呢,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回顧過往國民黨主席卡總統初選的黑歷史,盧媽媽真的不怕麼?
2019年,民進黨遭遇「韓流」襲擊潰不成軍,眼看著總統大位垂手可得,甫卸任新北市長、民望頗高的朱立倫率先表態參選,卻因著與時任主席的吳敦義有嫌隙,讓吳硬是延宕初選期程,從而不斷慫恿聲量超強的韓國瑜參選。最終,韓選擇當個烙跑市長挑戰總統,結果落得總統與立委雙輸的慘況。
2023年,挾著地方選舉大勝的氣勢,總統大位看來又是囊中物,這回換成黨主席朱立倫心癢癢,總覺得自己還有挑戰的機會。經過一番精算,一會兒向郭台銘拋媚眼,一會兒又邀柯文哲談藍白合,心下或想著來場大混戰,可以從中異軍突起。怎奈,自己民調總是起不了,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推侯友宜上場,可惜,在延宕提名許久之後,新鮮度早已不再(還記得那句聽膩了的「侯侯做代誌」麼?),加上餵藥案被黑化,侯早已失了先機。

所以說,以史為鑑,有著這麼多過往的黑歷史,盧媽真能那麼率性的不搶黨主席麼?就我看來,只要擔任主席的人存有總統夢,則類似過往的卡初選情事,絕對都難以避免。
翻開台灣民主史,馬英九之所以能順利的在2008年重返執政,就是因為黨主席是吳伯雄,吳公在黨內德高望重,顯然也沒有再上層樓的野心,才會順應支持者的意向,襄助馬拿下大位。甚或更早的2000年,陳水扁為何能在眾多挑戰者中出線,不也是黨主席林義雄幫了大忙麼?林在綠營陣中以人格者聞名,與世無爭,無意競逐大位,這才會為了成全大局,解套兩年條款,為阿扁參選鋪上紅毯,完成台灣首度政黨輪替的大業。
由此可知,盧秀燕若不選黨主席,能否在國民黨內、找到像是藍營吳伯雄、綠營林義雄這樣的大老級人物坐鎮,或許就會是2028挑戰大位的成敗關鍵。放眼國民黨內,您覺得誰有這樣的份量呢?(肯定不會是朱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