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一(28日)表示,政府已與汽車製造商達成一項降低關稅的協議,似乎證實稍早《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導。這項協議有望為飽受關稅壓力的汽車業帶來重大紓困,被視為川普政府貿易政策可能出現的又一次重要轉向。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公布一項全新的汽車關稅架構,避免與現有 25%的進口汽車關稅重疊。目前,進口汽車以及汽車主要用材鋼鐵和鋁皆面臨高額關稅,加重整體生產與進口成本

盧特尼克在聲明中強調,此協議是對川普總統「美國製造」政策的肯定。他表示:「這項協議獎勵了在美國本土生產的企業,同時也為願意投資美國、擴大在地製造的公司提供了成長空間。」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政府已與汽車製造商達成一項降低關稅的協議。 圖:翻攝自X帳號@howardlutnick

雖然協議細節尚未公布,但一名白宮官員向《路透社》透露,協議將於週二正式簽署,川普也預計當天前往密西根州,象徵性地在其第二任期執政滿 100天之際,與美國汽車工業核心地區共同慶祝。

業界早已對潛在的新關稅變動感到憂慮。專家指出,現行 25%關稅可能使每輛汽車的生產或進口成本增加數千美元,導致市場供應減少、車價攀升。尤其美國汽車製造商普遍仰賴進口零件,新的零件關稅措施可能在週末起進一步推高車價。

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近期積極遊說政府減免進口稅,強調高關稅將對消費者、產業鏈與整體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通用汽車執行長瑪麗.博拉(Mary Barra)表示:「我們感謝總統對美國汽車業及千萬名美國工人的支持。」

專家指出,現行 25% 的關稅可能使每輛汽車的生產或進口成本增加數千美元,導致市場供應減少、車價攀升。 圖:翻攝自X帳號@jimfarley98

博拉補充道:「川普政府的政策為像通用這樣的企業創造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使我們有更多機會投資美國。我們期待與政府持續合作,深化對話。」

市場對該協議反應正面。週二,亞洲主要汽車製造商股價普遍上揚。豐田股價上漲 3.6%,本田漲 1%,日產漲 2.3%;韓國的現代汽車上漲 1.2%,旗下起亞則勁揚超過 2%。

美國與國際汽車製造商聯盟日前致函白宮,要求比照半導體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獲得關稅豁免。他們警告稱,汽車零件關稅可能引發全球供應鏈震盪,導致車價上升、銷量下滑、維修成本飆升,甚至使部分供應商面臨破產風險。

《華爾街日報》另引述消息人士稱,新措施將具追溯效力,汽車製造商可申請退還此前支付的關稅。而《紐約時報》報導,白宮計畫提供零件關稅補貼,第一年補償金額可達新車價值的 3.75%,但兩年內將逐步取消。

川普本月初曾表示,願意對部分汽車製造商暫時免除關稅,以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產能。不過,外界也擔憂,川普政府過去多次改變貿易政策,這項新措施的穩定性仍有待觀察。

美國與國際汽車製造商聯盟日前致函白宮,要求比照半導體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獲得關稅豁免。   圖:翻攝自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