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大商港沙希德拉賈伊港 ( Shahid Rajaee ) 於當地時間 26 日發生裝載著化學物品的貨櫃起火爆炸的事故,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造成超過 70 人死亡、上千名民眾受傷。事件發生後,伊朗當局也迅速組成調查委員會,並於當地時間 28 日發表聲明,質疑此次爆炸事件的起因可能與該港工作人員「未能遵守安全守則」有關。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伊朗港口爆炸事件調查委員會發布聲明稱,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爆炸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但初步推測港口工作人員在爆炸事件發生前,未能遵守港口的安全守則,進一步引發了後續的災難。該聲明強調,雖然目前仍不確定爆炸事件具體的發生原因,但委員會將會與有關單位進行更全面的調查,並盡可能地動用各項技術,釐清事故發生的原因。

伊朗內政部長埃斯坎達爾.莫梅尼 ( Eskandar Momeni ) 也在 28 日受訪時表示,目前伊朗政府已經意識到港口的運營存在諸多缺陷,「事發港口並沒有認真實施安全預防措施或被動防禦措施,導致災害進一步擴大」。莫梅尼稱,目前沙希德拉賈伊港的火勢已經受到控制,部分港口工作人員也已被相關單位傳喚並參與調查。

伊朗的希德拉賈伊港(Shahid Rajaee)發生大爆炸,至少有70人喪命、1000人受傷。 圖/取自X平台影片截圖

一位匿名官員接受《伊朗伊斯蘭國家通訊社》訪問時指出,此次的爆炸可能與化學物質遭點燃後引發的化學反應有關,但該名官員並未具體說明造成此次事件的化學物質種類。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與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發言人易卜拉欣.雷扎伊 ( Ebrahim Rezaei ) 也在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發布聲明澄清,強調此次的事件與伊朗的石油產業、國防部門無關,但未說明引爆物是甚麼。

伊朗總統馬蘇德.裴澤斯基安 ( Masoud Pezeshkian ) 也在當地時間 27 日前往沙希德拉賈伊港進行視察,並監督相關單位的救援與調查工作,同時對在爆炸事件中受傷的民眾進行慰問。佩澤什基安也強調,伊朗官員「必須找出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同時也期許類似事件不會再度發生。

伊朗 27 日南部港口發生大規模的爆炸事故,造成 超過1000 多人的傷亡。 圖 : 翻攝自央視新聞

該報導也在分析爆炸現場的照片與影片後指出,現場部分區域飄散著橙棕色的煙霧,推測此次爆炸事件中可能涉及鈉、氨等化學物質,並引用美國《紐約時報》 27 日的報導,認為該物質很可能是主要用於導彈固體燃料高氯酸鈉,原料可能來自於中國。然而,倫敦大學化學系教授亞德里安.塞拉 ( Andrea Sella ) 卻抱持著不同的看法,認為此次爆炸可能與廣泛用於肥料或工業炸藥的化學物質硝酸銨有關。

然而,化學武器專家丹.卡澤塔 ( Dan Kaszeta ) 卻對塞拉的看法抱持著反對意見,認為與硝酸銨相比,高氯酸鈉更能解釋爆炸產生的具體原因,「畢竟高氯酸鹽類物質經常被用於製造火箭推進劑或煙火」。卡澤塔強調,如果沒有其他化學物質參與反應的話,「硝酸銨很難自行發生爆炸」。

伊朗沙希德拉賈伊港爆炸事件調查委員會 28 日發布聲明稱,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爆炸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但認為可能與港口工作人員「未能遵守安全守則」有關。   圖:翻攝自愚蠢的精衛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