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持續投入高額預算發展新型主戰坦克,強化地面作戰能力。據軍事專欄《戰史威鋒》發布了最新的「十大最昂貴主戰坦克」排行榜,涵蓋俄、美、德、法、以、日、韓、印等軍工強國研發的主戰裝備。其中,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 KF-51「黑豹」坦克以約 1,500 萬美元 ( 約合台幣 4.8 億 ) 的單價高居榜首,成為目前全球最昂貴的主戰坦克。

第十名:俄羅斯 T-90MS(約 450 萬美元)

T-90MS 為 T-90 系列的升級版本,提升防禦力、火力與資訊化水平。具備 60 公里每小時的最大速度與 550 公里的最大行程,並採用化石系列反應裝甲,大幅強化乘員安全性。

T-90MS 為 T-90 系列的升級版本,提升防禦力、火力與資訊化水平。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九名:以色列 梅卡瓦4(約 450 萬美元)
梅卡瓦4 是以色列自製的主戰坦克,以高實戰經驗著稱。裝備 120 毫米滑膛砲,可發射多種砲彈與導彈,具備強大的複合裝甲防護能力。其特點之一是能搭載步兵,兼具火力與載運功能。然而,在近期的巴以衝突中曾遭重創。

梅卡瓦4 是以色列自製的主戰坦克,以高實戰經驗著稱。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八名:德國 豹2A7(約 570 萬美元)
德國豹2A7 坦克素有「陸地之王」之稱,全重67噸,適用於城鎮與傳統陸戰環境。具備高速機動力與先進裝甲防護,最高時速可達 70 公里。德國在坦克研發領域技術成熟、經驗豐富,是此型坦克的最大保障。

德國豹2A7 坦克素有「陸地之王」之稱,全重67噸,適用於城鎮與傳統陸戰環境。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七名:印度 阿瓊(約 810 萬美元)
阿瓊坦克為印度與多國技術合作的產物,研發歷時超過 30 年。雖性能提升顯著,但其成本高昂,單價為 99 式中國坦克的四倍。具備便於維修與高穩定性等特性,但射擊間隔偏長,設計細節亦引發爭議。

阿瓊坦克為印度與多國技術合作的產物,研發歷時超過 30 年。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六名:韓國 K2黑豹(約 850 萬美元)
K2 為韓國自主開發,融合多國高端零件打造。儘管配備先進火控系統與自動裝填機構,但曾因越野訓練表現不佳遭質疑。整體設計強調先進科技與跨國技術融合。

K2 為韓國自主開發,融合多國高端零件打造。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五名:美國 M1A2 SEP艾布拉姆斯(約 850 萬美元)
作為美軍主力裝備,M1 系列歷經多次升級。最新 M1A2 SEP 版本採用數位化火控與裝甲系統,並配備有先進的語音識別與輔助維修功能,是目前美國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之一。

作為美軍主力裝備,M1 系列歷經多次升級。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四名:英國 挑戰者2(約 860 萬美元)
挑戰者2 為英國升級版主力坦克,強化隱身與火控系統,並具備罕見的艙內飲食加熱設備,滿足長時間作戰需求。然而由於成本高昂,目前英軍僅裝備約 450 輛。

挑戰者2 為英國升級版主力坦克,強化隱身與火控系統,並具備罕見的艙內飲食加熱設備,滿足長時間作戰需求。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三名:日本 10式(約 940 萬美元)
10式坦克為日本三菱重工打造,採用模組化設計與輕量化理念,以因應國內狹窄道路與橋梁限制。然而,該型坦克曾出現履帶脫落等故障,引發外界對其可靠性的質疑。

10式坦克為日本三菱重工打造,採用模組化設計與輕量化理念,以因應國內狹窄道路與橋梁限制。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

第二名:法國 勒克萊爾(約 1,200 萬美元)
勒克萊爾是全球首款第四代主戰坦克,整合偵察、火控、資訊化與多種防護系統,最大射速達每分鐘 12 發。儘管性能優異,但高造價也限制了其大量部署的可能性。

勒克萊爾是全球首款第四代主戰坦克,整合偵察、火控、資訊化與多種防護系統,最大射速達每分鐘 12 發。 圖:翻攝自新華網

第一名:德國 KF-51「黑豹」(約 1,500 萬美元)
KF-51 為德國萊茵金屬最新研發的第四代坦克,配備 130 毫米滑膛砲,號稱可在 2 公里距離內擊穿任一現役坦克。全重僅 59 噸,兼具火力、機動與資訊化作戰能力。搭載無人機與巡飛彈等模組,是現今最具未來感的主戰平台。

KF-51 為德國萊茵金屬最新研發的第四代坦克,配備 130 毫米滑膛砲,號稱可在 2 公里距離內擊穿任一現役坦克。 圖:翻攝自戰史威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