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媒體《韓聯社》(YNA)報導,外交部長趙兌烈今天(28日)在國會預算結算特別委員會上表示,針對中國未經協商在黃海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MZ)設置構造物,南韓政府正考慮依「對等原則」採取行動,包括在該水域設立海洋科學考察基地等方案,作為直接的回應方案。
趙兌烈透露,南韓政府正綜合評估多種應對選項,包括設置養殖設施或科考基地,並考量經濟可行性等因素。他強調,雖然該水域為韓中專屬經濟區重疊區域,依2000年協議僅限漁業活動,邊界尚未劃定,但南韓堅守海洋合法權益不容侵犯的立場,並已通過多層外交渠道向中方表達關切。上週,韓中在首爾舉行第三次海洋事務對話會議,討論中國自2018年起陸續設置三座鋼結構設施,雖中方稱僅為民營養殖用途,南韓憂心其意圖擴張海上控制,類似南海策略。
事件始於今年2月,韓國海警欲調查黃海一處新增鋼結構時遭中國海警阻撓,雙方對峙兩小時,引發爭議。南韓隨後召見中國大使館代表抗議,並於4月23日會議中要求移除構造物,中國則拒絕並邀韓方實地查看。趙兌烈表示,南韓將參考會議結果與中方動態,研擬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