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可說是個「比氣長」的場域,端看誰撿的槍多,誰家的「豬隊友」較少,則誰就更有勝算些。以大罷免為例,曾經確實掀起讓藍營有滅黨之虞的海嘯,但隨著賴總統的「團結十講」上場,激化出在野支持者拳頭都「團結」起來了,復以最近八炯的戒嚴說、老柯的刑法一百條復辟,加上丹娜絲風災後亟待重建,風向顯然有所逆轉,讓藍營似乎找到了逆轉的契機。
誰又會預料到,就在即將打出再見全壘打、打掉大罷免這「雜質」的當口,朱立倫主席居然會來這麼一手,希冀朝野「各退一步」,以台電一千億撥補為籌碼,來換取執政黨支持普發現金。
此話一出,不僅在普發政策上已有齟齬的民眾黨不以為然,國民黨內部也炸鍋,支持者們無不罵爆,而民進黨也不買單,認為國民黨根本是想用普發來救大罷免,讓綠營彷若又莫名的撿到槍,倒打一耙,形勢恐再次逆轉。

政治,最怕的就是陷入倒「利益交換」的疑慮,一旦人民認定了政客們的舉措是出於交換,則陳義再高、利益再誘人的政策,終究也很難說服民意。
以朱立倫此次爭議事件為例,即便其立意良善,有鑑於關稅與匯率戰的雙重衝擊,出於苦民所苦之意,企盼可以趕快促成普發現金政策,但拿撥補台電千億來作為談判籌碼,顯然就大有問題了。畢竟,回到年度預算審議的彼時,刪除台電千億撥補的理由,可是譴責國家的能源政策謬誤,認為能源配比應該重新調整,提高核能比重,降低火力發電對人民造成的危害,藉此讓國家擁有低廉且穩定的電力,作為發展科技島的堅實後盾。
諸如「重啟核電」、「終結肺咳家園」等訴求,其實都是經過公投認證的主流民意,人民普遍是支持者,當初預算審議之所以成為大罷免的催化劑,刪除台電撥補這一千億顯非主因,而是一些委員個人離譜的刪凍預算提案被放大檢視,才會讓預算爭議成為藍委們的夢魘。
換言之,這一千億的堅持,事實上對藍營是加分的,尤其是在看到風災過後,太陽光電板的滿目瘡痍,更是讓民眾對於穩定的電力,多了幾分渴望,要求台電檢討能源配比的籲求,只會多,不會少。在這民氣可用的當口,朱主席居然要將這緊箍咒拿下來,為的只是趕快普發現金,這說法,人民會買單嗎?此舉彷若自打臉的告訴大家,只要開國庫讓我做公關,未來缺電了也無所謂,人民咳死了就自求多福,當初的許諾呢?昨是今非,最是母湯!

國民黨會走到今日這般頹勢,還真是怨不得人,根本就是豬隊友一籮筐造成的。印象中舉得出案例的,包括2018年縣市長大選前夕,吳敦義揶揄陳菊是「大母豬」的嚴重歧視言論、2024年總統大選前,馬英九一番「相信習近平」的驚人之語,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著支持者的智商。坦白說,相信許多人同我一樣,若非為了政黨輪替之故,這黨還真挺不下去。
至於朱立倫此番交換說,餘波是否蕩漾,是不是會成為壓垮藍營的最後一根稻草,或許尚待觀察。但假若大罷免真的大成功,那麼,籲請朱立倫主席自請下台一鞠躬,因為有你「輸綠倫」在位的一天,台灣永遠只會是一黨獨大,這絕非民主之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