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中關稅戰對大陸台商造成的衝擊,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今(25)日在例行背景說明會表示,近50%大陸台商增加對中國以外的投資,近25%台商想結束中國的事業經營。面對短期的不確定性,台商的共同看法是希望加入非紅供應鏈,並強化自身在供應鏈的韌性,以因應國際經濟秩序與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
羅文嘉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在陸的台商而言,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以出口美國為主、毛利空間有限的傳統產業;其次是以中國內銷市場為主的產業,關稅問題對原物料與零組件的進口造成很大影響,以及庫存品轉內銷,中國內部市場的競爭愈形激烈。電子、資通半導體等高科技廠商,受到衝擊相對較小,但無論是哪一類型的產業,目前都只能先觀望。
根據前兩年資料顯示,大約有75%大陸台商獲利急速下降,水泥業、建材業、塑膠橡膠產業或紡織業的衰退比例甚至達到9成以上。羅文嘉指出,近50%大陸台商增加對中國以外的投資,近25%台商想結束中國的事業經營。面對短期的不確定性,台商的共同看法是希望加入非紅供應鏈,並強化自身在供應鏈的韌性,以因應國際經濟秩序與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海基會也特別提醒台商,務必注意投資風險,審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