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媒體《Naval News》報導,美國軍工產業公司「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在2025年海空軍展(Sea Air Space 2025)中首次展示MQ-9B「空中衛士」(Sky Guardian)無人機搭載的新型機載雷射莢艙,作為艦隊防禦解決方案,專用於攔截單向攻擊無人機。此技術獨立於美國國防部先前的機載雷射計畫,屬通用原子高能雷射(HEL)武器系統的一部分,功率達25kW,可擴展至300kW,適用於陸、海、空多平台。

該雷射莢艙採用分散增益技術,具備高效冷卻與光束生成能力,滿足航空平台的嚴苛尺寸、重量與功率(SWaP)限制。莢艙配備大型進氣口冷卻系統與超高功率密度電池,展示中模擬MQ-9B以雷射摧毀逼近軍艦的伊朗製造的「見證者」系列無人機。通用原子強調,該系統的大口徑光學設計與高效冷卻技術大幅縮減體積與重量,適應多種作戰環境。

通用原子自2021年起即推進機載雷射技術,2022年成功測試雷射通訊終端(LAC-12),展示長距離雷射通訊能力。此次展示的莢艙技術與先前取消的SHiELD計畫無關,後者由波音等公司主導,旨在為F-15等戰機開發雷射系統,但於2024年無飛行測試即告終止。

通用原子持續為美國及盟友提供MQ-9系列任務模組,並開發如長程機動彈藥(LRMP)與「靶心」導彈等新技術。此次雷射莢艙展示凸顯其在反無人機任務中的潛力,預計將強化艦隊防禦能力,後續發展備受矚目。

台灣以4.67億美元(約新台幣148.85億元)向美採購的4架MQ-9B無人機,預計2026、2027年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