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特使威特科夫與國務卿盧比歐預週三前往巴黎,與歐洲外交官會談,探討結束俄烏戰爭的可能方案。儘管雙方均強調希望尋求外交解決路徑,未來如何達成共識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曾在與普丁閉門會議中提出以割讓烏克蘭四至五個州換取停火的構想,引發基輔與歐洲方面強烈反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表示,「唯有烏克蘭人民有權決定我們的領土」,明確拒絕任何形式的割讓方案,並批評威特科夫「越權」。
澤連斯基於近日在奧德薩與北約秘書長會晤時指出,英國、法國及其他北約國家正加緊籌建安全部隊基礎,強調行動須迅速且有效。他也重申不會承認被佔領地區,並表示該立場為「紅線」。

據英國《經濟學人》4月15日報導,部分美國前政府官員對歐洲國家持續支持烏克蘭表達不滿,凸顯美國與歐洲在烏克蘭議題上的立場分歧日益明顯。報導指出未公開的外交消息指出,儘管歐洲多國正致力於維持對烏克蘭的援助與團結戰線,美方近期的立場趨於保守,特別是在安全保障與軍援方面,美國已經放棄透過軍援烏克蘭來結束戰場,但是和俄羅斯的談判卻處處受阻,俄羅斯態度強硬即便美方態度放軟也無濟於事。
歐洲國家正積極推動組建一支「保證部隊」,以在未來可能的停火協議中發揮監督作用,並盼望美方參與該進程。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尚未對基輔提供新的安全保證,亦未宣布任何新的援助計畫。相反,他將重心放在與俄羅斯協商停火。

美國和歐洲國家對於烏克蘭問題的分歧日益漸大,民主國家聯盟正在四分五裂俄羅斯的侵略沒有停歇。法國總理貝魯(François Bayrou)在談及美國政策轉向時表示:「美國總統掀起了一場風暴,其影響不會迅速消散。民主聯盟的瓦解,震撼了整個世界。」
《經濟學人》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國防部內部曾有人質疑盟友為何持續對烏克蘭提供軍援,惟該疑問並未獲得回應。報導指出,由於川普政府內部運作「混亂」,目前無法判斷這些政策訊號是否具實質意義或僅為個別的噪音。
美國在莫斯科的談判並不順遂,川普可能希望歐洲國家和美國步調一致,但是烏克蘭對於停火協議興致缺缺,而歐洲國家的支持可能正是烏克蘭堅持寸土不讓的底氣。

川普曾表示希望在再次執政的首 100 天內促成烏克蘭停火,但具體進展有限,選舉前甚至揚言要在一天內解決烏克蘭戰火,這些諾言正是川普談判壓力的源頭。川普在 3 月暫停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以敦促基輔重返談判桌。雖然部分援助計畫已根據拜登政府時期核准內容恢復,但預計在數月內即將用盡,且尚無新增預算通過。
停火努力面臨重大挑戰。俄羅斯未對美國提出的 30 天無條件停火方案作出積極回應,並在 13 日對蘇梅市發動攻擊,造成至少 34 人死亡。歐洲國家則嘗試通過擴大軍援與組建「安撫部隊」等方式應對戰局僵持。歐洲國家在美國對烏克蘭大幅度降低援助力量後加強對烏克蘭的幫助,並且拒絕美國提出的割地停火的提議並視為一種羞辱。

美國特使魏特克夫(左)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總統圖書館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右)。 圖:翻攝自Sputn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