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近期擴增圖像管理功能,在手機與網頁版同步上線全新「Library」界面,用戶可直接瀏覽過往生成的AI圖像作品,無需重啟對話紀錄或另行儲存。這項設計不僅簡化流程,也進一步體現OpenAI朝多媒體創作平台轉型的方向。

隨著AI繪圖工具走入日常,越來越多使用者透過ChatGPT嘗試創作各式風格圖片,從吉卜力動畫美學、盒裝人偶風格,到吉普森式機械風等主題皆掀起分享熱潮。為回應大量生成圖像後的管理需求,ChatGPT最新推出的Library功能,讓用戶能更有系統地整理並檢索個人創作記錄。

Library目前已出現在ChatGPT的操作介面中,用戶只需點選側欄中的項目,即可進入圖像總覽頁面。畫面以整齊的網格排列展示所有先前生成過的圖片,並可依照時間或對話紀錄排序,讓視覺搜尋成為主要操作方式,免去以往逐頁翻找的困擾。

此功能不限帳號等級使用,無論是免費方案或訂閱Plus、Pro的用戶皆可同步體驗。OpenAI在此次更新中未對功能設定使用門檻,意圖擴大圖像創作與儲存的普及性,鼓勵更多用戶持續投入並累積自己的AI圖像資料庫。

除了整理圖片,Library也內建「創作圖像」快捷功能。使用者可直接從資料庫頁面啟動新圖像的生成流程,免去跳轉步驟。網頁版在畫面右上方設有啟動鍵,行動裝置則將此功能設置於畫面底部,操作邏輯簡明、便於快速切換。

過去ChatGPT用戶若想回顧圖片,需回到對話頁面逐一檢索,而新設計則將所有圖像集中管理,使AI圖像從「即時生成」進化為「可策展、可收藏」的創作資產。對於重度使用者或長期創作者來說,這代表圖像不再只是過眼雲煙,而是可反覆調用的素材。

整體介面以視覺導向為主,強調資料呈現的即時性與可讀性。用戶能透過畫面清楚辨認每張圖片的生成背景,並可配合ChatGPT模型繼續延伸或修改。這樣的設計也凸顯OpenAI未來將圖像創作融入日常內容生成的意圖。

除了語言處理能力不斷升級,OpenAI近年也積極發展語音輸入、影像辨識與動態對話等模態功能。Library的出現,使ChatGPT不僅是對話引擎,更成為跨領域內容創作平台的核心工具,讓圖像創作流程正式與文字、語音並列成為平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