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影像,俄羅斯第1艘23900型兩棲攻擊艦「伊萬·羅戈夫號」,現正在鄰近烏克蘭戰火的克里米亞扎利夫造船廠(俄語: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Залив»)建造,艦體已初步成型,飛行甲板安裝階段顯著推進,俄方計劃2027年試航。

根據了解,23900型兩棲攻擊艦設計參考法國西北風級(Mistral-class),滿載排水量約3萬至4.4萬噸,長220米,寬40米,可搭載16架直升機、6艘登陸艇及900名士兵。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建造的最大水面艦艇。

令人訝異的是,俄羅斯竟選擇地緣位置敏感的扎利夫造船廠建造這艘「龐然大物」。紀錄顯示,扎利夫造船廠在2023年11月曾遭烏克蘭遠程導彈襲擊,損壞一艘22800型軍艦。美媒指出,烏軍可能再次瞄準「伊萬·羅戈夫號」,造成宣傳與士氣打擊。

俄軍事專家強調,克里米亞的溫水港口對俄海軍戰略至關重要,23900型艦艇的建造彰顯俄重建藍水海軍的決心。但軍事專家直言,就算沒有俄烏衝突,俄羅斯近年優先發展陸空軍,壓縮水面艦造船經費,導致進度落後;而且扎利夫造船廠缺乏大型艦艇建造經驗,技術瓶頸與潛在事故風險,增加艦船交付的不確定性。目前已知「伊萬·羅戈夫號」原定2026年服役計畫已推遲。

俄羅斯第1艘23900型兩棲攻擊艦「伊萬·羅戈夫號」,被發現正在鄰近烏克蘭戰火的克里米亞扎利夫造船廠建造。   圖:翻攝陸網/環球網

俄羅斯23900型兩棲攻擊艦設計參考法國西北風級,滿載排水量約3萬至4.4萬噸,長220米,寬40米,可搭載16架直升機、6艘登陸艇及900名士兵。   圖:翻攝陸網/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