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韓媒報導稱,南韓國土交通部於當地時間 9 日宣布,將與鐵道技術研究院開展合作,進一步開發用於「真空管高速列車」( Hypertube ) 的磁懸浮推進技術,希望能在 2027 年完成高速列車的開發並陸續投入使用。南韓國土交通部官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該項技術將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進一步解決區域發展問題,並可以大幅縮短民眾旅行所需的時間。

根據南韓《韓聯社》報導,南韓鐵道技術研究院自 2009 年起,就已開始進行 Hypertube 的開發與研究,並已於 2020 年完成縮小模型的試驗。然而,由於缺乏對磁懸浮推進核心技術的開發與先行研究,該項研究接連在 2022 、 2023 年兩度未能通過南韓官方的適應性調查。

報導稱,為了進一步縮短國內交通所需時間,南韓國土交通部決定正式與鐵道技術研究院展開合作,加強對 Hypertube 相關技術的開發,爭取在 2027 年完成開發並陸續投入使用。該報導引用鐵道技術研究院的 Hypertube 相關報告指出,該列車是一種行駛在 0.001 至 0.01 大氣壓管道內的交通系統,透過接近真空管道降低空氣阻力的干擾,並利用磁懸浮技術懸空、以電磁力進行加速,實現時速 1200 公里的目標。

該報導以首爾至釜山約 320 公里的運行路程為例稱,目前南韓國內最快的 KTX 高速列車需行駛約 1 小時 52 分鐘的時間,但 Hypertube 可將行駛時間壓縮至原本的七分之一,僅需約 16 分 15 秒,大幅縮短民眾旅行時所需的時間。同時, Hypertube 也有較為環保、不太受天氣影響等特點,幾乎適合部署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南韓國土交通部也補充表示,開發 Hypertube 的計畫預計將持續至 2027 年,初步預估總預算將來到 127 億韓元。

南韓國土交通部鐵道局局長尹珍煥接受《韓聯社》訪問時指出, Hypertube 不但能大幅縮短民眾通勤所需的時間,也能縮小國內的城鄉差距,進一步解決因區域發展失衡帶來的人口減少、地方政府單位逐漸消失等危機。尹珍煥也強調,南韓未來將持續爭取輸出相關技術的機會,「我們希望能引領全球的鐵路競爭市場,並將 Hypertube 擴展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