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全球股市先受其害,血流成河,美中關稅貿易戰的「奉陪到底」、「加倍奉還」相互對撞,隨著川普宣布對於未報復美國的超過75個國家,關稅措施將暫緩90天實施,全球股市反彈大漲。看起來,川普的關稅戰除了美國內部的美債嚴重問題外,正是衝著中國而來,正如他所言:「鑒於中國對全球市場表現出明顯缺乏尊重,我在此宣布,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即刻起將提高至125%。希望不久的將來,中國能意識到,剝削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時代已經無法持續,也不再被接受。」

對此,台灣的執政當局早已選邊站,賴清德總統日前表示,台灣已經組成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的談判小組與美方談判,關稅可以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並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擴大對美國的投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及解決美方長期所關注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洗產地等五大策略,可以說是對川普總統及美國充分展現了極大善意。

當然,這是賴清德總統配合川普與美國人的反中、抗中與圍中的政經戰略操作,也勢必會引發中國大陸當局更大的反彈與報復情緒。在「美中新一輪對抗」碰撞更加劇烈當中,除了要付出經濟代價之外,台海安全問題恐怕也會遭受到波及。究竟未來是否會發生美國引戰中國或中國與台灣發生軍事上擦槍走火的意外衝突事故?雖未可知,但從台灣的政治角度來看,這是必須早思研判、預防備戰種種作為及因應劇本所該做足做好的政治準備與布局。

畢竟,台灣是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是美國川普總統眼中彷如筆尖的邊緣利益。但在美中新一輪貿易戰開打後,為了美國人近期內的政經與軍事利益,台海安全無比的重要,是川普手中嚇阻或圍堵中國很大的政治籌碼,也是各個民主同盟國家判斷是否要跟川普站在一起的重要政治指標,當然,會格外顯得重要許多。正因為如此,台灣人民更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用過於杞人憂天。

是以,真正成為問題的是台灣內部的朝野各自為政與藍白綠的政治惡鬥內耗的團結問題。這絕非用大罷免的分裂對抗政治衝撞可以解決,也不是把「中配」以未繳交喪失原籍證明等文件而撤銷在台定居、戶籍的草率作為分化內部可獲致的成效。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似乎應該要採取更寬廣格局的政治包容立場來因應台灣當前所面臨的危機與變局。誠如游盈隆教授的善意建議:「缺少國會藍白多數聯盟的配合,未來的路難以走下去。這是台灣朝野政黨善意和解、積極合作的重要歷史時刻,當前國內外政經情勢空前險惡,總統必須登高一呼,推動與促成政黨高峰會,政治問題政治解決,重建社會共識,才能轉危為安,開創歷史新局。」因此,台灣唯有凝聚內部團結意識,朝野共同攜手迎接挑戰,化危機為轉機,才可能渡過難關。

尤其是,美國川普總統如此乾綱獨斷的不可測、不可靠與不確定性,處處可見其商人交易風格與雙子座性格,只能信他三分,保留七分。而中國大陸雖不可信,又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但它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旁邊近鄰。我們如何在美中貿易戰當中既要選邊站,又要某種程度上平衡與中國大陸的政經互動往來關係?兩岸當局如何互相展現誠意、共同管控危機,以降低意外衝突及政治民粹對撞的種種問題與挑戰,不要讓台灣成為美中霸權對抗的政治棋子,這難道不是為政者「蒼生為念」該有的政治擔當及作為嗎?難道這不該是賴清德總統與民進黨政府該反思檢討,推動大罷免與反中做政治連結,該審慎處理的政治誤判嗎?

總之,台灣朝野政黨應該要拋棄政治成見與對立對抗,共同面對因應新美中貿易戰的政經風暴與可能的經濟、金融嚴重衝擊,不要總要在彼此的政治傷口上互灑鹽巴,製造更多不利於台灣整體政經情勢的內耗與惡鬥。換言之,台灣更需要有危機意識來面對美中貿易戰開打如火如荼進行時,台海安全問題會不會成為他們兩大國所刻意波及引爆的新一輪政治戰火?這不是台灣選舉的政黨競爭問題,而是台灣生存與福祉的「命運共同體」問題,是該審慎因應、早思預防了!

作者:陳淞山,前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

本文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