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方國家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烏軍逐步建立起數支配備北約標準裝備的部隊,據中媒報導,其中第 47 機械化步兵旅(簡稱第 47 機步旅)被視為裝備最為先進的一支。然而,該部隊在多次作戰任務中損失慘重,不僅未能改變戰局,更令其所配備的美製及歐系重裝備面臨「折損殆盡」的風險。

烏克蘭軍第 47 機步旅作為首支整建制配備 M2A2 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部隊。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騰訊新聞》報導中指出,第 47 機步旅作為首支整建制配備 M2A2 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部隊,他們一度獲得逾百輛車輛,並優先接收後續援助的追加數量。此外,烏軍最早接收的 豹2A6 主戰坦克也曾悉數裝備於該旅,後來才轉交第 21 機步旅。該旅亦是少數配備美國提供的 M1A1 主戰坦克的單位之一,共獲得 31 輛,但據報已有過半數在近期戰鬥中毀損或被俘。

第 47 機步旅自扎波羅熱反攻行動開始便被視為主力之一,但該次攻勢進展不如預期,該旅最終僅攻佔部分前沿村莊。隨後該部隊又被部署至阿夫迪夫卡,試圖穩固當地防線,惟最終仍失守。近期俄軍向西推進,第 47 機步旅被指派阻擊任務,卻未能阻止俄軍奪取戰略重鎮奧切列季涅。

因連番失利,第 47 機步旅曾被短暫調往庫爾斯克方向作戰,意圖重新建立戰力形象。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因連番失利,第 47 機步旅曾被短暫調往庫爾斯克方向作戰,意圖重新建立戰力形象。然而,在庫州戰役中,其再度損失多輛 M1A1 及 M2A2 車輛,部分甚至被俄軍繳獲後進行修復。由於 M1A1 坦克總數極為有限,目前烏軍能實際調用者恐已不足一個排。

由於過度損耗,第 47 機步旅在上(3)月 18 日對俄別爾哥羅德州的突襲行動中,僅動用 M2A2 步戰車與工兵車輛,並未出動 M1A1。儘管進攻部隊短暫進入兩個邊境村莊,但因缺乏裝甲支援與火力壓制,始終無法穩固陣地。後續為強化攻勢,第 47 機步旅不得不冒險派出僅存的 M1A1 坦克提供近距離支援。

據報導,該次坦克出動途中不慎觸雷,導致車輛癱瘓,後續搶修車亦遭俄軍反坦克飛彈擊毀。由於戰場環境惡劣,烏軍無法回收損毀坦克,意味又有一輛 M1A1 落入俄方掌握。外界更擔憂,俄軍目前持有的 M1A1 殘骸數量,恐已超過烏軍現存可用的車輛。

M1A1坦克出動途中不慎觸雷,導致車輛癱瘓,後續搶修車亦遭俄軍反坦克飛彈擊毀。(左為原型,右為毀損樣貌)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專家指出,隨著 M1A1 損耗接近極限,烏軍恐將不得不全面停止使用該型主戰坦克。第 47 機步旅自編成以來雖獲得西方大量裝備支援,卻因多次陷入高強度戰鬥而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