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本(4)月3日清晨,以色列國防軍宣布,對敘利亞南部塔西爾地區發動地面與空中聯合軍事行動,摧毀多處基礎設施並擊斃多名武裝分子。以軍聲稱,行動針對的是「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目標」。然而,敘利亞方面則強烈譴責此次攻擊,表示在短短半小時內,全國多達五個地區同時遭遇空襲,造成數十名平民與軍事人員傷亡,其中哈瑪斯軍用機場更幾乎被摧毀。
《騰訊新聞》指出,儘管敘以兩國之間的敵對狀態早已存在,但此次衝突仍令外界感到意外,原因在於,自從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於去年被推翻、過渡政府上台後,該政府一直積極對美國與以色列釋出善意,並刻意與以色列宿敵伊朗保持距離。過去以色列往往以周邊國家存在對其安全構成威脅的武裝勢力為由,對敘利亞、黎巴嫩及加薩地帶展開軍事行動。然而,如今敘利亞過渡政府已主動降低對以色列的敵意,以軍此時發動攻擊,相關藉口顯得站不住腳。

報導中分析,敘利亞過渡政府雖不像前政權強硬,卻也非毫無後盾。其實力背景沙姆解放組織(HTS)獲得土耳其長期支持,當前過渡政府與土耳其正洽談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條約一旦生效,土方將為敘方提供防空系統、空軍支援與軍事訓練等援助。近期更有消息指出,土耳其軍隊正部署防空雷達至敘利亞蒂亞斯空軍基地,該地原為伊朗在敘利亞的重要據點。
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其軍事實力與地緣戰略地位,足以使以色列在行動上顧慮重重,歷來,以色列對伊朗尚敢主動出擊,對土耳其卻始終保持克制。這不僅因為土耳其具有更強的戰略縱深與軍工實力,也因為它在美俄之間維持罕見的平衡關係。自俄烏戰爭以來,土耳其成功在兩方之間展開外交調停,其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連俄羅斯總統普丁亦不敢忽視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的立場。

因此,一旦以土兩國因敘利亞問題發生直接衝突,其影響勢將外溢至整個中東甚至全球格局。首先,以色列與土耳其若陷入對立,將撼動北約內部穩定,也會令美國在中東的政策空間受限。其次,這樣的動盪可能讓敘利亞境內仍支持阿薩德的阿拉維派武裝趁勢擴張,間接強化俄羅斯在敘的勢力基礎。更進一步,伊朗也可能藉此減輕國際壓力,強化自身在中東的影響力。

在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垮台後,以軍趁該國內亂,趁機進駐戈蘭高地。 圖:翻測自以色列戰爭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