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 4 月 7 日晚間全國演說中,首度公開承認烏軍已在俄羅斯本土展開軍事行動,標誌著烏克蘭戰略由防轉攻、主動將戰火引入俄境的重大轉折點。
在這場精心安排的演說中,澤連斯基強調:「我們繼續在敵人邊境地區展開積極行動,這是完全正當的。戰爭必須回到它開始的地方。」他明確指出,烏軍已進入俄羅斯庫爾斯克與別爾哥羅德地區作戰,並由總司令瑟爾斯基親自向其匯報前線情況。
根據澤連斯基說法,烏軍的越境行動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戰略規劃的牽制作戰,目的在於迫使俄軍分兵、削弱其在東部主戰場的推進壓力。他指出:「整個庫爾斯克行動的結果,是我們成功減輕了其他戰線,尤其是頓內茨克方向的壓力。」

這類越境突襲已逐步常態化。來自社群平台的影片顯示,烏克蘭特戰部隊(SSO)在 12 小時內對庫爾斯克地區的俄軍防空系統「山毛櫸」發射器成功發動三次精準打擊,摧毀了森林中隱蔽的 M2 發射器,並損壞兩套 M3 雷達系統,展現出烏軍小型無人機戰術的高效率與打擊力。
此外,烏克蘭第 47 機械化旅也發布影片,顯示其部隊對俄軍掩體、指揮所等據點發動猛烈攻擊,進一步擴大戰場壓力,令俄軍後方也難有寧日。
烏俄衝突如今已擴散成一條從烏克蘭東北部蘇梅、哈爾科夫,一路延伸至俄境別爾哥羅德與庫爾斯克的「無邊界戰區帶」。邊界的地理意義正在消解,戰火已無規則地蔓延。

俄方日前聲稱佔領蘇梅地區的巴西夫卡村,但烏方迅速反駁,稱該村仍在烏軍控制之下。這場訊息攻防與前線戰事同樣激烈,每一個村莊的攻守成為雙方輿論戰的指標。
對此,澤連斯基特別點名第 225 突擊團在俄境的作戰表現,並公開致賀。此舉不僅凝聚軍心,更是對內強化民族意志、對外展現戰略主動性的政治動作。
儘管越境作戰對烏克蘭士氣提升作用顯著,國際社會對此卻反應複雜。一方面,有西方國家擔憂這類行動可能激怒俄羅斯,導致更大規模的報復;另一方面,也有聲音支持這是對俄國侵略的「對等回應」,是戰爭常態中的合理升級。

從外交層面來看,澤連斯基此番發言不僅是一份戰情簡報,更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外交表演——對內宣示烏克蘭的反擊能力,對外則向盟友展示其持續主動抗戰的意志與手段。
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多次提議在烏俄邊境設立「緩衝區」,以保障俄境安全。然而,隨著戰火延燒至別爾哥羅德與庫爾斯克、平民區成為炮火下的前線,「邊界安全」的神話正在被烏軍逐步瓦解。
雖然克里姆林宮對越境襲擊保持強硬表態,但國內民意已開始動搖。戰爭從一場「遠方的特殊軍事行動」,逐漸轉變為對俄羅斯本土安全的直接威脅。這一轉變,對於普丁政府而言,不啻於戰略與心理的雙重打擊。
烏克蘭第 47 機械化旅也發布影片,顯示其部隊對俄軍掩體、指揮所等據點發動猛烈攻擊
烏克蘭特戰部隊(SSO)在 12 小時內對庫爾斯克地區的俄軍防空系統「山毛櫸」發射器成功發動三次精準打擊,摧毀了森林中隱蔽的 M2 發射器,並損壞兩套M3雷達系統。

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多次提議在烏俄邊境設立「緩衝區」,以保障俄境安全。然而,隨著戰火延燒至別爾哥羅德與庫爾斯克、平民區成為炮火下的前線,「邊界安全」的神話正在被烏軍逐步瓦解。 圖:翻攝自x帳號@nexta_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