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色列已經分別與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簽訂停火協議並展開人質交換行動,但中東地區的衝突局勢似乎仍無法降溫。近期哈瑪斯歸還以色列 4 名人質遺體,但其一具遺體貌似並非以色列被扣押的人質,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也宣布將針對此事採取行動。與此同時,以色列又於當地時間 21 日,對敘利亞與黎巴嫩邊境地區發起襲擊,外媒初步推測襲擊原因可能是「破壞特定目標」。

哈瑪斯於當地時間 20 日,將 4 具遭扣押的以色列人質遺體轉交國際紅十字會,再由紅十字會將遺體運回以色列境內。然而,納坦雅胡於 21 日發布聲明指出,被送回以色列的 4 具遺體中,有一具遺體與哈瑪斯提供的資料不符,並非遭綁架殺害的以色列人質比巴斯的遺體,甚至不是以色列人。

報導稱,此次哈瑪斯轉交的人質遺體中,包含比巴斯以及他的兩名兒子,加上一位名為利夫希茨的老人。其中,比巴斯的兩名兒子以及利夫希茨等 3 名人質的遺體經過以色列軍方的驗證後,已經確認身分無誤,出現錯誤的僅有比巴斯一人的遺體。納坦雅胡透過聲明表示,以色列將會派遣軍隊採取實際行動,以找回比巴斯的遺體,並確保哈瑪斯為違反停火協議「付出應有的代價」。該報導也進一步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哈瑪斯仍尚未針對送錯遺體一事發表公開說明。

以色列特拉維夫南部郊區當地時間 20 日晚間,發生 3 起巴士爆炸事件,疑似為巴勒斯坦的恐攻行動。 圖 : 翻攝自央視新聞

然而,除了送錯遺體外,此次移交遺體的程序也產生了另一起爭議。X 推主「以色列戰爭」發布推文指出,哈瑪斯在將 4 名人質遺體轉交給國際紅十字會時,刻意撥放慶祝用的音樂,且紅十字會轉交遺體的相關人員也配合哈瑪斯的音樂「共同慶祝人質移交儀式」。「以色列戰爭」表示,哈瑪斯與紅十字會這種不文明的舉動,已經先後招致以色列、聯合國等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的指責。

與此同時,以色列空軍於當地時間 21 日清晨,對敘利亞與黎巴嫩之間的過境點發動空襲,造成當地大量損失。以軍此次空襲的目標,很可能是敘利亞或姆斯省西部鄉村內的建築物與車輛。該報導補充稱,根據以色列與黎巴嫩簽訂的停火協議,以軍應在 18 日前撤離部署在黎巴嫩南部的部隊。然而,截至目前為止,仍有以色列軍隊駐留在黎巴嫩南部的 5 個據點內。

X 推主「Clash Report」則分享影片指出,以色列國防軍 ( IDF ) 疑似在加薩地區,使用 50 毫米口徑的機槍對建築物進行掃射,以摧毀該棟建築物。許多網友也感嘆,以色列「浪費」在這些無意義事務上的軍事裝備,很可能都是由美國的納稅人來買單。

針對哈瑪斯送錯人質遺體一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宣布,將可能對加薩地區採取行動「以搶回人質遺體」。另外,哈瑪斯在轉交遺體的過程中撥放慶典音樂,也引發國際社會譴責。   圖:翻攝自 @Israelwaronhama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