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無數的台灣資深藝人楊烈,在Newtalk新聞與印太戰略智庫合開的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表示,小劇場的演員非常辛苦,不但薪水很少,如何調配演技和生活處處充滿困難,小劇場沒有辦法容納太多觀眾,所以每個演員幾乎都有在外面打工,過得非常辛苦,都是為了興趣,很賣力在自己的工作上。
楊烈強調,小劇場還是有存活下來的,一旦走過小劇場這段考驗,開始在比較大的場面表演成名後,「路才會走得不一樣」。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日本有兩種藝術,一種是高大上的藝術,比如說歌舞伎、狂言、能劇,這些是傳統藝術,都是日本政府需要保存下來的,作為無形文化財產,每年拿很多政府的補助金。
「還有一種民間藝術、叫小劇場」。矢板明夫進一步分析,外國朋友來日本,基本上百分之百都會去歌舞伎,但確實是讓外國人很難欣賞,其實日本年輕人也很難欣賞,但是大眾劇場(小劇場),是真正在一般日本民間大家最喜歡的地方。
東京淺草的劇場,就是孕育很多日本知名藝人的重鎮,矢板明夫表示,在淺草有的人要入門拜師,有的要加入劇團,才有表演機會,剛開始演出費很便宜,只要漸漸有人氣,當某個電視劇缺演員,就有機會爭取到演出機會。
特別是淺草木馬劇場從明治時代開始,就堪稱是東京的娛樂中心,更是外國觀光客最喜歡去的地方,其實背後都是靠著劇場演員默默支撐下來的,矢板明夫說,去年帶了170人的大團訪問日本,很多人都去日本很多次了,對日本的文化,總是有一種隔岸觀火的感覺,一直到體驗到小劇場,日本一般人愛看的地方,才體驗到真正的東京庶民生活。
![楊烈表示,小劇場的演員非常辛苦,不但薪水很少,如何調配演技和生活處處充滿困難,小劇場沒有辦法容納太多觀眾,所以每個演員幾乎都有在外面打工,過得非常辛苦,都是為了興趣,很賣力在自己的工作上。 圖:翻攝自矢板明夫 Newtalk YT](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7/67adf256a67e9.jpg)
楊烈表示,小劇場的演員非常辛苦,不但薪水很少,如何調配演技和生活處處充滿困難,小劇場沒有辦法容納太多觀眾,所以每個演員幾乎都有在外面打工,過得非常辛苦,都是為了興趣,很賣力在自己的工作上。 圖:翻攝自矢板明夫 Newtalk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