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軍事媒體《戰爭地帶》報導,歐洲空中巴士公司(Airbus)與西班牙納凡蒂亞造船廠(Navantia)近日達成協議,計劃將SIRTAP無人機整合至西班牙海軍「胡安·卡洛斯一世」號(Juan Carlos I)兩棲攻擊艦,這項計劃將大幅提升該艦的情報收集與監視偵察能力,並顯示西班牙海軍正積極探索新型作戰模式。
「胡安·卡洛斯一世」號兩棲攻擊艦的設計在國際市場上頗具影響力,澳洲坎培拉級(Canberra-class)與土耳其「阿納多盧」號(TCG Anadolu)兩棲攻擊艦皆是基於其設計改進而來。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於2023年將「阿納多盧」號改裝為全球首艘無人機航空母艦,並於2024年底完成TB3無人機的起降測試。這項改裝包括專用控制站、超視距衛星通信終端、無人機發射裝置等,使其具備無人機作戰能力,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改造範例。
此次西班牙決定將SIRTAP無人機納入「胡安·卡洛斯一世」號,顯示該國軍方正在借鑒土耳其的成功經驗,嘗試透過無人機技術提升海軍作戰效能。
西班牙推動SIRTAP無人機上艦,主要有兩大考量。
首先是降低艦載機採購成本。「胡安·卡洛斯一世」號目前搭載的EAV-8B「鬥鷹」(Harrier II)垂直/短場起降戰機已服役超過40年,預計將於2030至2034年間退役。原計劃的替代機種F-35B雖然具備強大性能,但單價高昂,加上西班牙財政壓力,使該採購案一再延宕。若無人機上艦計畫能成功推進,西班牙不僅能維持艦隊戰力,還可大幅節省採購與維護成本。
其次,順應全球海軍發展趨勢,強化「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模式。當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正積極發展無人機部隊,並強調無人機與傳統艦載機、直升機的協同作戰能力。西班牙此次選擇SIRTAP無人機,可能是為未來建立混合艦載作戰體系做準備——由傳統戰機執行攻擊任務,無人機負責偵察與戰場監控,而直升機則維持海軍陸戰隊的投送能力。
根據協議,SIRTAP無人機的整合工作將確保該機能夠順利在「胡安·卡洛斯一世」號上起降,並融入艦艇的指揮控制與戰鬥管理系統,以實現全面互操作性。目前,SIRTAP主要用於監視偵察,尚未推出武裝版本,短期內仍難以取代傳統艦載戰機。然而,如果該機成功上艦,將為未來武裝無人機的部署積累寶貴經驗。
全球軍事專家指出,無人機技術正逐步改變海上作戰模式。隨著更多國家探索無人機海軍應用,艦隊編制與作戰理念勢必迎來變革,西班牙此舉或將成為全球海軍轉型的重要參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