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區》網站( TWZ )於 2 月 10 日發表最新報導,關注中國殲- 20 戰鬥機的「野獸模式」。報導指出,殲- 20 隱形戰鬥機在外部掛載多達 8 枚霹靂- 15 中遠程空對空導彈,這與美軍第五代戰機的重掛載模式相似。

《戰區》報導稱,此次確認的殲- 20 掛載模式顯示 8 枚霹靂- 15 導彈成對地安裝於四個翼下掛架上。過去曾有類似的影像流出,但當時未能確定其真實性,如今該網站證實了殲- 20 的重掛載能力。

報導指出,殲- 20 戰機的翼下掛載點過去曾用於攜帶大型副油箱,如今這些掛架被用來裝載空對空導彈,顯示殲- 20 正在進一步拓展戰術應用。《戰區》分析認為,未來殲- 20 或將掛載霹靂- 17 遠程空對空導彈,因其尺寸較大,無法放入內部彈艙。

霹靂- 15 作為解放軍最新的中遠程空空導彈,能夠攻擊 200 公里外的目標,並被認為是殲- 20 的核心武器。據了解,殲- 20 內部武器艙可攜帶 4 枚霹靂- 15 和 2 枚短程霹靂- 10 空對空導彈,如今加上 8 枚外掛霹靂- 15,總計可攜帶 12 枚遠程空空導彈,火力大幅增強。

配備「霹靂 - 10 」的殲 -20 戰鬥機。 圖:翻攝自 @Aurora107E X 帳號

《戰區》指出,霹靂- 15 的性能已影響美軍空軍導彈發展決策,美國國防部因應其優勢而啟動 AIM-260 計劃,目標是研製射程超越AIM-120AMRAAM 的新一代空對空導彈。此外,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 RUSI )分析認為,霹靂-15 的射程超過美製 AIM-120C/D,與歐洲「流星」導彈相當,可能使用雙脈衝火箭發動機技術,雖然尚未獲得官方證實。

儘管「野獸模式」可能降低殲- 20 的隱形性能,但其額外攜帶的彈藥量帶來戰術優勢。《戰區》推測,殲- 20 可能採取隱形與重掛載模式並行運作的戰術,例如讓隱身模式的殲- 20 先行作戰,而後方掛滿導彈的殲- 20 則作為火力支援,補足隱形戰機武器載量受限的問題。

此外,殲- 20 還可與殲- 35 隱形戰機及無人機協同作戰,或與中國的「側衛」系列戰機聯合行動,以優化作戰效能。

美軍F-22戰機。 圖 : 翻攝自單手搓核彈

除了霹靂- 15 ,中國還在開發其他新型空對空導彈,其中霹靂- 17 可能主要用於遠距離攻擊加油機與空中預警機。《戰區》推測,殲- 20 可能最多可掛載 4 枚霹靂- 17,進一步提升對遠程目標的打擊能力。

此外,有中文網站消息顯示,殲- 20 可能將配備名為霹靂- 16 的新型導彈。該導彈預計將採用折疊彈翼設計,可在內部彈艙容納 6 枚,配備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導引頭,飛行速度超過 5 馬赫,並具備高抗干擾能力。

美軍目前正在推動更緊湊的空空導彈設計,以提升 F-22 與 F-35 的內部掛載數量。若殲- 20 最終能在外部攜帶 8 枚導彈、內部彈艙容納 6 枚霹靂- 16 ,加上 2 枚霹靂-10 短程導彈,則總攜帶量將達 16 枚導彈,將媲美美軍 F-22 最大攜彈量。

然而,這也給美軍非隱形戰機帶來挑戰,例如 F-15EX 目前的優勢之一是可攜帶 12 枚 AIM-120 ,但在未來空戰中,彈匣深度將成為更關鍵的考量因素。

《戰區》網站的報導顯示,中國空軍正在大幅提升殲- 20 的作戰靈活性與武器載量,並可能影響未來美中空軍的戰略布局。

美軍AIM-120導彈。   圖 : 翻攝自Global Defense Cor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