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今(23)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大罷免進入最後階段,7月26日將進行24名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的投開票,罷免及反罷免方都在進行最後一波衝刺,曲兆祥認為,在投票前一日的大法官人事案以及尚未發布關稅數字對大罷免結果的影響較大,而有投票權的人因為「屋頂未遭掀翻」,因此,風災的因素影響不大。

曲兆祥說,大法官新人事案將於7月25日在立法院進行表決,時間點落在罷免投票前一日,在野黨放行或封殺,備受各界矚目;他預測此次表決,應與第一次大法官提名表決結果差異不大,「不樂觀,可能7位提名人都掛掉,也有機率只過1至2位」,特別是檢察官出身的司法院長提名人蔡秋明爭議性較大,但只要全數無法過關,一定會被另一邊對立的政黨拿來攻擊「事事掣肘、引發無法運作的憲政危機」。不過,他認為,大法官湊不足法定人數開會,對於國家運作並不會造成迫切又即時的危機,「仍是可以被容忍的」。

精選報導:「台電英雄」李元瀚殉職器捐 老長官一開口就紅了眼眶

至於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的新關稅稅率至今都未揭曉,也引發謠言指稱台灣已收到美國32%關稅通知書,待726大罷免後公布。「因此25日就是重要觀察日。」曲兆祥分析指出,25日除了大法官人事案表決,也得關注關稅數字是否公布;他直言,如果稅率很理想、介於12至15%,「那很有可能在投票前公布」。

此外,針對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引發台南、嘉義大停電,更有許多民宅屋頂遭強風掀翻,有輿論認為恐不利民進黨的罷免力道。但曲兆祥表示,因為重災區大部分皆非藍委罷免選區,影響力不大,「普發現金1萬元的政策,也不會造成滑坡式影響」。

針對大罷免,曲兆祥認為,台灣政治會走到這一步,歸根究柢就是朝野僵局無法解決,而賴清德總統又想改變失去立法權的劣勢,要推翻立法院62席對51席現況,就只能提大罷免。

曲兆祥強調,「我非常誠心地提出建議,政黨協商是最好的選擇。」國是會議其實是在政黨協商後,將結果秀給老百姓看,但在國是會議之前,執政黨與在野黨從基層到領導者,一定要協商完全,才會有所謂的國是會議,才能解開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