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國家情報院10月18日指稱,北韓已在8月開始調動部隊,準備派遣北韓人民軍特種部隊4個旅的兵力,前往烏克蘭戰場協助俄羅斯作戰,總計約1萬2000人,第一批1500名北韓士兵已抵達海參崴接受接裝與適應訓練,預計11月就會出現在俄烏戰場前線。等了2個禮拜,還是霧裡看花。有說已有數千名北韓士兵被派至俄羅斯的庫斯克(Kursk),也有像前面說的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接受訓練;有繪聲繪影說被派到庫斯克的軍人可能是10幾歲至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身高與體型相對較小,反映出北韓人民營養不良的現況;有煞有其事說烏軍和北韓部隊10月25日在俄國庫克斯地區遭遇,北韓方面最後僅剩1人存活,其餘的都被擊殺。總之,時間兜不攏、數量對不上。
整體來看,西方陣營對北韓向俄羅斯派兵的情報均加以肯定,不確定之處只是在於,派兵的人數多少,派兵目的是陣前觀摩訓練還是作為生力軍「抗烏援俄」,以及如果參戰的話,北韓軍隊是否會進入烏克蘭領土等。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30日在華府與南韓國防部長金龍顯會面,話說得巧妙:「『證據顯示』北韓派遣約1萬名士兵在俄羅斯東部受訓,『部分人已接近烏克蘭』,他們身穿俄軍制服並攜帶俄軍裝備,『我憂慮』克里姆林宮利用這批北韓軍人支援俄軍在庫斯克地區作戰」。「證據顯示」、「部分人已接近烏克蘭」,盟友南韓的情報,恐怕不好打臉說有誤吧;「我憂慮」是不是就是還沒發生的可能狀況?典型的「什麼都說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俄羅斯、北韓方面的反應比較耐人尋味。北韓駐聯合國代表21日否認北韓派遣部隊,前往俄羅斯支援俄烏戰爭,並將南韓的相關聲明稱為「毫無根據的謠言」;北韓外務省負責俄羅斯工作的副相金正奎就朝派兵援俄一事表示,「若有此事,其為符合國際法規範的行動」。韓國外交部21日召見俄羅斯駐韓大使表達抗議,不過俄羅斯駐韓大使館回應,俄羅斯與北韓間的合作在國際法框架內進行,對第三方沒有危害,並不違反韓國的安保利益,韓國無需擔心;而普丁在金磚峰會被問到此事時,只回應「俄羅斯與北韓簽有戰略夥伴條約」,「我們向來相信北韓高層會認真看待這份協議。而我們雙方要如何實踐這份關係,做什麼、怎麼做,都是我們自己的事」。當事兩國都採取「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態度。
對於北韓是不是真有派兵進入俄羅斯邊界或烏克蘭戰場援助俄軍?筆者認為這個命題根本不足為訓,因為考慮北韓國情,長期遭受國際制裁導致糧食短缺,加上亟欲提升軍事現代化能力, 有機會取得其他利益選項的狀況下,幾乎可以給出必然和肯定的答案。反倒是烏克蘭的「積極」和南韓的「跳腳」,才真是有趣的可觀察點。
烏克蘭的另有所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25日在其社群平台「X」發表聲明稱,從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處獲得的軍事情報,指俄羅斯最早將於10月27日起部署北韓軍人參戰;並表示此舉是「俄羅斯的明顯升級」,「世界可以清楚地明了俄羅斯的真正意圖:繼續戰爭」。這個說法毋庸置完全符合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脾胃,「一石二鳥」,既可以把「邪惡軸心」串連,又可以向歐洲國家要錢、要武器;在長達2年半的軍事行動陷於疲弱之際,能以憂慮衝突擴大、事態發展危險,有效刺激盟國反應,對烏克蘭來說相對重要。果然,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就說:「俄羅斯與北韓加深雙邊軍事合作,對印度-太平洋與歐洲-大西洋的安全都構成威脅」,不但表示歐洲戰場遭到威脅,連美國很關心的印太區域都有危險;美國國防部也表示,如果北韓加入俄羅斯的戰爭,華府將不對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方面施加新限制。聽起來北韓的軍事實力讓這些人「聞風喪膽」,1萬2000名軍士將擊潰美國的金援,做到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做不到的事。各位看倌,您覺得合理嗎?
之前傳聞北韓武器彈藥援助俄羅斯,「妥善率」有問題,今年5月7日,烏克蘭多名檢察官發表報告指出,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底,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了大約50枚「火星-11改」飛彈,約一半飛彈發射後就失去設定目標座標,因此空中迷航,部分直接爆炸,無法取得殘骸;從取得的21件殘骸中證實是由北韓仿製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北約代號SS-X-26)的「火星-11改」;還有其他劣質彈藥,不但無法對烏軍造成傷害,還可能發生膛炸、自爆,讓使用北韓彈藥的俄軍「自食苦果」。那換上北韓軍隊就會比較可怕?再加上雖然南韓和烏克蘭指控北韓所派遣的兵力為精銳的「暴風軍團」,但外媒報導「這些士兵似乎不是北韓最精銳的士兵,而是可能剛加入部隊不久的20歲左右的青年」、「仍稚氣的北韓軍人使用老舊的傳統軍事裝備」、「身高與體型相對較小,反映出北韓人民營養不良的現況」,這種前言不對後語的矛盾,與政治人物做出的「過激」反應,是不是讓人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有報導說支持烏克蘭的非政府組織消息,說烏軍和北韓部隊10月25日在俄國庫克斯地區遭遇,「首次進行可視接觸」,戰鬥結果北韓方面最後僅剩1人存活,其餘的都被擊殺;報導中說,該名存活者持有的證件記載是蒙古族裔的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人,但猜測是俄國向北韓軍人發放當地身分證,將他們偽裝成俄羅斯公民。說實話,在沒看到具體證據之前,這些傳言很難取信於人。試想,將數千名北韓人以小隊方式分散在俄軍之中是合理的嗎?語言問題就會造成指揮困擾,俄國指揮官為少數人先學韓語?北韓軍人先學俄語聽懂命令?溝通不良的狀況下,根本不可能發揮什麼戰力;反而是大部隊的北韓軍建制化參戰殺傷力可能大些。而回溯烏克蘭閃電攻入庫斯克的日期是8月6日,說北韓8月開始調動部隊,但10月25日才「首次進行可視接觸」?那先前這些人都躲哪兒去了?又或者說烏克蘭「留一手」的情報訊息,為的又是什麼?
南韓的別有用心
最早揭露北韓派兵援助俄羅斯的,就是被金正恩稱為「敵國」的南韓;而反應最劇烈的也是南韓,說要提供包括155mm砲彈、攻擊性殺傷武器給烏克蘭,還要派軍事觀察團,提供軍事情報分析、觀察北韓軍戰術戰法,甚至提供韓語教學與協助審訊戰俘。北韓將軍隊派往俄羅斯、甚至烏克蘭,也就意味著與南韓對峙的軍事力量相應減少,如此一來,南韓豈不是減輕軍事壓力,為何還要大搞聲勢?有一說南韓如此積極,是因為北韓可能藉由參戰獲得更先進的軍事技術,包括核武、導彈、潛艦、火砲等,將造成朝鮮半島失去平衡態勢。但是,難道北韓與俄羅斯的交易是「事後付款」?北韓要等到烏克蘭戰爭結束後,再向俄羅斯提兌?常理來說,應該不會是這樣吧;而且從烏克蘭戰場經驗,俄製武器相對於美系火砲,似乎不太構成威脅,就算俄羅斯全盤移交給北韓,恐怕只會消化不良。所以既然北韓已經翻臉修憲放棄統一,直接將南韓稱為敵國,那其實就是和平無望,該整軍備戰。南韓這時找北韓派兵援助俄羅斯當藉口,反而突顯拙劣和事情並不單純。
南韓尹錫悅和日本岸田文雄相要加入北約或向北約取經學習,突顯南韓和日本在亞太的重要性,算不上新聞!從去年參加北約網路聯盟準軍事化網路防禦軍演,到今年參加北約峰會發表聯合宣言,無非就是「刷存在」、各取所需。一邊是希望透過亞洲「代理人」抵住中國(對不起,北韓不是北約放在眼裡的角色),一邊是希望透過盟友讓自己名留青史。只是天下事難盡如人願,岸田文雄放棄自民黨總裁選舉、放棄日本首相職位,其實關鍵點在於自民黨醜聞曝出後支持率持續低迷,如果堅持競逐連任,根本沒有任何勝算,到時候政治顏面更掛不住,這從這次日本眾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大敗可獲證實。而尹錫悅有比較好嗎?南韓民調機構1日發布最新民調結果,尹錫悅的支持率降到1字頭,僅有19%,創就職以來的最低紀錄;這種「歷史定位」將成為尹錫悅無法擺脫的夢魘。所以南韓刻意炒作北韓派兵前往烏克蘭一事,自有其轉移焦點的目的存在。
北韓軍隊參與俄烏戰爭的主要意涵,在有心人士的操弄下,已成中俄朝伊獨裁軸心緊密結合,世界正進入集團對抗的另一個證明。在各自的算計下,西太平洋地區除了南海、台海之外,再增加朝鮮半島這個第3座「火藥庫」。台海有事固然世界會有事,但也可能南海、朝鮮半島有事時殃及池魚。只可惜台灣多數人人云亦云、道聽塗說、不求甚解,最後是「蝦米攏嘸栽」和「蝦米攏毋驚」。
烏克蘭指控畫面為抵達俄國的北韓士兵,領取俄國軍服。 圖 : 翻攝自烏克蘭訊息與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