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撞球選手張榮麟14日於印尼國際公開賽晉級32強後,竟於當晚猝然過世,得年40歲。據撞球總會證實,他死因為心肌梗塞。醫師警告,此類急症常有警訊,只是多數人未及早察覺。一旦出現胸悶、劇痛、手臂或下巴疼痛等症狀,應立即提高警覺。除外,有四分之一無症狀發作,「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張榮麟14日當天在賽場以2:0擊敗地主選手湯米,順利晉級印尼國際公開賽32強,但晚間突傳噩耗。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透過官方臉書發文:「張榮麟,感謝你多年來,為撞球努力、為國爭光,一路好走」。消息一出,不少球迷難以接受。與張榮麟長年並肩作戰的撞球好手周婕妤,也在15日凌晨透過臉書發文哀悼。她寫道:「你永遠住在我們心裡 我最好的隊友R.I.P.」,張榮麟過去以冷靜穩健的打法著稱,在國際賽場屢次為台灣爭光,是國內外撞球界極具代表性的選手。此次驟然離世震驚體壇,也讓更多人開始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隱性威脅。

全站首選:民眾黨「法庭直播」 民調:獲2/3壓倒性支持、打臉司法院 

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網路衛教文指出,心肌梗塞可能在毫無預警下發生,甚至導致猝死,但其實有不少徵兆可辨識,例如「重物壓胸的悶痛感」、「拳頭大的胸口疼痛」、「呼吸困難」、「冒冷汗」、「暈眩」等典型表現。她說明,有些人則會出現「手臂痠麻」、「下巴、牙齒、肩膀或上腹部疼痛」,這些「非典型症狀」容易被誤認為肌肉疲勞或腸胃不適。

她補充,「四分之一患者在發作前毫無症狀,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因此即便無感不適,也不能輕忽潛藏風險。若突然胸悶或胸痛,應立刻停止動作坐下休息,服用「舌下含片」後立刻撥打119送醫。自救爭取時間至關重要。

謝嘉娟表示,除了注意身體訊號,更要建立正確生活習慣。抽菸、熬夜、喝酒等行為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而三高、糖尿病、肥胖者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更是高風險群。她指出,「控制體重、三高、維持正常作息、遠離菸酒是不二法門」,且日常應減少壓力與保持心情穩定,避免對心臟造成長期負擔。她也提醒,「喝水」不僅是為了解渴,更有助於維持血液暢通,建議起床後可先飲用「一杯溫開水」,對血管健康有正面幫助。若在炎熱氣候中運動過後未及時補水,也可能提高血液黏稠度,導致血栓風險。

最後,謝嘉娟呼籲,健康管理不分年齡,年輕人也可能因生活壓力、不良習慣而面臨心血管危機。她建議定期健康檢查,熟悉典型與非典型症狀,才能真正把握黃金救命時間,預防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