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數百年的輝煌氣場,彌漫劍橋大學校園的所有角落。

褪色的亮麗,沈澱為甸重的精華,散發低調強大的感染。

剝落的光鮮,時間累積的苔痕,成為歴史的厚度。

徐志摩再別康橋

任誰也不能不為徐志摩的詩「再別康橋」感動。

那麼,來到劍橋大學,能不泛舟康河(River of Cam)?

康河沿岸,垂柳處處。微風習習,輕拂柳梢。沙沙如息,天地吐氣。

知者讚為美音,愁者聞之嘆息。

可能世間愁者多,故曰嘆息橋(Bridge of Sighs)。

船夫撐篙,徐徐滑行。來回近一小時,卻歷經數百年風華。

行近嘆息橋,船夫昂聲告知,這叫徐志摩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 ----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詩情盈滿溪河,字字如煙,迎面而來。船穿晨霧,眼臉皆濕。

當年23 歲的他,雖然已有妻小,卻迷戀在劍橋偶遇 16 歲的林徽因,林徽因也深陷愛河。

徐志摩因事去德國,回來發現林徽因已不告而別,回到北京。

情傷多年之後,回憶當年戀情,寫下青史詩作「再別康橋」。

詩意輕靈,可見當年情愛之清純。文字淺顯,卻是刻骨銘心。

船夫撐篙,徐徐滑行。「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圖/黃文局提供

滿園桂冠

劍橋大學共有31 個學院,小舟划過其中數個,包括最大也是最顯赫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三一學院的名人,多如繁星。

物理學家牛頓(Newton)、量子力學家玻爾(Bohr)等,數學文學家羅素(Russell )、邏輯哲學家維根斯坦(Wittgenstein)等。詩人拜倫(Byron)、華茲渥斯(Wordsworth)等。還有,六位英國首相。

劍橋大學是全世界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共有110個。

最驚訝的發現是,小舟行經一棟斑駁紅磚大樓,最高處刻著1624。

1624 年是荷蘭踏上台灣那一年,對台灣人有特殊的意義,剎見驚喜!

原來是聖約翰學院(St John College )的圖書館,也建於1624 年。

聖約翰學院,出過甚多名人,如印度前總理辛格(Singh),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桑格(Sanger)等。

途中也經過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廣場。國王學院也有不少名人畢業生,後來成為總統、總理、主教和作家。

其中,最負盛名的,可能是經濟學家凱因斯(Keynes)和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圖靈(Turing)。

下船之後,閑逛校園,意外撞見校園內「老鷹」餐廳,外牆上,竟然掛著一塊藍色圓盤

,在此慶祝華生(Watson)和克里克(Crick)發現雙螺旋的DNA ,時為1953 年2 月28日。

 劍橋大學共有31 個學院,小舟划過其中數個,包括最大也是最顯赫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圖/黃文局提供

感謝黑死病

如果不是黑死病,人類的歷史可能要改觀。

1348 年,黑死病流傳到歐洲。1665 年,倫敦大流行,一年半間,超過 10 萬人死亡。

所有學校都關門。

牛頓離開劍橋回到鄉下老家避難。這二年期間,靈感大發,除了發現萬有引力,牛頓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還創立微積分。對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等,貢獻卓著,奠定現代科學的基礎。

不過,說牛頓是科學家,不如說他是神學家。因為,他只花了1/10的時間與精神研究科學,九成的時間和精力,都在研究神學。他研究科學是為了證明上帝創造萬物的合理性。

牛頓除了上述的貢獻之外,比較不為人知的是,他在英國皇家造幣廠工作了30多年,還當了27年的廠長。

他身處金融業,卻不了解股市的風險。

1711年,英國南海公司取得與南美洲貿易的特許。1720 年春天,公司股價暴漲,全民瘋狂,牛頓也大力投資,短短幾個月,股價暴跌破產,史稱「南海泡沫事件」。

牛頓損失大約10年的薪水,幾乎崩潰。

憤而怒道:「我能計算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無法預料人們的瘋狂!」

校園內有一記念牛頓的蘋果樹,不過 ,那不是蘋果掉落牛頓頭上那顆,僅僅示意牛頓時常散步的地方。

人傑地靈,英豪特多

劍橋大學,江山代有人才出,藴育各類精英,多是先驅,或獨領風騷的人物,包括科學

、數學、神學、史學、文學、醫學、考古學、人類學等。

1573 年,培根(Bacon)12 歲就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比牛頓早約100 年,學習神學、數學、天文學、希臘文、拉丁文等。

他反對形式的文字教育,注重實質的知識教育。「知識就是力量」,是他的名言。他是第一個意識到科學與方法論的人。當時,科學才正萌芽。

三一學院,人才輩出,獲得34 個諾貝爾獎。

「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拉塞佛(Rutherford),1908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事實上,他是紐西蘭人,念完碩士才來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Cavendish Laboratory)進修。他指導過的學生,有10個獲得諾貝爾獎。

卡文迪許實驗室之所以名聲大噪,主要是1962 年諾貝爾獎得主華生和克里克解構DNA ,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閑逛校園,意外撞見校園內「老鷹」餐廳,外牆上,竟然掛著一塊藍色圓盤

,在此慶祝華生(Watson)和克里克(Crick)發現雙螺旋的DNA 。圖/黃文局提供

卡文廸許是何方神聖?

他於1748 年進入劍橋大學最古老的彼得豪斯學院(Peterhouse),讀了三年就離開,沒有學位,也沒出版過書,僅有數篇論文,但是,包括力學、光學、磁學等,都有很大的成就。

1871年,三一學院以他的名字設立實驗室,成就非凡,培養出甚多人才。

1798 年,馬爾薩斯(Malthus)發表「人口原理」,先知灼見,首度提出人口增長的危機。至今仍有爭論,但影響深遠。

他畢業於劍橋大學的耶穌學院,此學院成立於 1496 年,有三個諾貝爾獎得主。

1859年,達爾文(Darwin)發表「物種起源」,也就是我們一般人所了解的「物競天擇」,物種生存原則,適者生存。

這石破驚天的理論,顛覆過去人類起源的定義。

1831 年,達爾文搭上小獵犬號對南美洲的考查,1835 年,到了厄瓜多爾外海的加拉帕戈斯群島(Galápagos)。為怕污染,我20 年前去時,每天僅允許 800 人入境。

加拉帕戈斯群島是500萬到1000萬年前形成的火山,完全沒有植物和動物。所有的植物和動物,都是後來由鳥或船偶爾從南美大陸帶到島上。

達爾文發現這裡的動植物,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而改變生活方式。

譬如,色彩斑斕的鬣蜥(Iguana),原來是在陸地生活的,但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物質缺乏,鬣蜥為了生存,潛入水中覓食,變成水陸兩棲。

這個發現使他認為,在環境中具有更高生存能力的變異類型的生物,才有更多生存和繁殖的機會。

「物競天擇」的理論,逐漸完備。

浮桴康河,漫步校園,踏著古哲的腳印,彷佛全身被知識與智慧浸透。
圖/黃文局提供

靈氣滿佈的校園

劍橋大學是名人的搖籃,數百年不斷出現的人才,持續影響世界。

漫步校園,踏著那些先聖先賢的足跡,你不會覺得孤單,因為,那些智靈陪伴在左右。

牛頓的老師數學家巴羅(Barrow)、證實血液循環的哈維(Harvey)、發現青黴素的查恩(Chain)、找到中子的查德維克(Chadwick)、宇宙學家霍金(Hawking)

、詩人彌爾頓(Milton)、詩人丁尼生(Tennyson)、詩人濟慈(Keats)、英格蘭護國公克倫威爾(Cromwell)、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印度前總理甘地、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等人,都曾駐足此地。

浮桴康河,漫步校園,踏著古哲的腳印,彷佛全身被知識與智慧浸透。

念天地之悠悠。劍橋洗禮,讚嘆古今英豪,果然是令人嘆息(School of Sighs)之校!

文/黃文局 寫於GTI與台大醫學院合辦旅遊英國之後(台灣勵志協會TIA 共同創辦人)

GTI與台大醫學院合辦旅遊英國。享受劍橋洗禮。   圖/黃文局(右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