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金馬澎分署10月1日上午發現金門料羅外海30餘艘貨輪「錨泊」避颱,在金門南面海域一字排開「非常壯觀」,執法單位針對未獲申請許可錨泊貨輪實施廣播驅離及蒐證,並透過中國海事部門協請要求數艘未申請緊急避難中國籍商貨船儘速駛離。但因避颱需求,海巡署未強制驅離,只能後續依法函送未獲申請許可錨泊貨輪。

港口不一定是避風港

國人常見概念是當颱風來襲時,船舶都要進港口躲風雨。其實港口多要求大型船隻離港才是經常性作法,憂慮大型船舶在港區會碰撞造成危險,故會被要求提早離港自行找沒有颱風的海上「漂航」,山陀兒颱風給船舶的應變時間很足夠,絕對有3到4天以上時間。

罕見的山陀兒颱風將侵襲台灣,港區內不再是避風港,大型船隻離港,這些大型船隻要去那裡躲風雨?影響海上船隻航行有三個重要因素:風向、海流、潮水。老船長出海掌握風向、海流、潮水三要素,一路順風順水,引擎都不怎麼需要催油,就抵達目的地。菜鳥出海不懂風向、海流、潮水,就算油門踩到緊繃還是逆水行舟、不進且退。

進一步來看,在茫茫大海上「漂航」不會有危險,而港區碰撞反而危險。港區通常會要求大型船隻往暴風圈外的安全海域進行「漂航」伺機機動。「漂航」是主機停俥,讓船隻隨波逐流,一般都會選擇在相對開闊的水域,主機處於被車的狀態,隨時機動調整船的位置。「錨泊」通常會選定海象平穩,不易有長浪發生之海域,若山陀兒颱風行經路線不變,「錨泊」在颱風行經路線實在令人不解。

軍機擾台 中國船艦藉天候也來給我國執法單位添亂

以颱風動向來看,難道不是應該停在廈門港比較安全嗎?為何要特地跑來料羅灣?難道沒有企圖挑戰中華民國在金門海域所劃設禁止與限制水域,禁止與限制水域法源係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其可限制對象係針對中國籍船舶。有專家稱外籍船舶其所認知此水域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劃設領海基線內側之內水水域。然而,外籍船隻不會沒有海事地圖,故意忽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來製造灰色衝突。

至於廈門海事主管機關會安排外籍與中國船舶前來料羅灣避風,必然是因廈門海域已經無法容納更多船舶避風,這根本是臆測之談的假訊息。退一萬步來講,若想以避風名義申請進入我國海域錨泊情事,不是更應審慎核處並指定較適宜錨區,避免發生海難情況。

專門談人道的專家,常在天然災害好發時刻出來曬存在感,例如上百艘中國船隻在東吉海域「避風」時,藉機批評政府作為。許多澎湖討海人都見識過,冬季時每遇10級風,東西吉嶼南面海域就會停一堆中國滾輪式拖網漁船,有些船還會趁機下網漁撈,完全無視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禁漁區,中國漁船卻當自家冰箱捕個爽爽。

人道思維沒有錯,用錯愛心卻是製造矛盾。就像警察抓到現行犯,也是該包紮時包紮,該送醫急救時送醫急救。這跟對方該不該死,可不可惡無關,公務單位該驅離就驅離,該人道救援就救援,執行公務完成,把話講清楚,該辦事的辦事,讓沒事也不要惹事,不敢惹事。

審慎處理「避風」而衍生的灰色衝突

人道主義的論述,容易被極右派利用來成為操弄輿論,製造內部價值觀的矛盾,將未經證實的小部份外籍船舶,以偏頗的方式放大,忽視中國籍船舶違法進入我國禁限制水域的規定。兩岸關係健康互動的累積,必須是在未經我方許可的情況下應返回中國泊地安全避風,而非以此暫時性的措施影響我方港務之運作及引發潛在性的風險。

面對自然災變威脅時,船舶當然得遵循緊急避難原則,駛入金門料羅水域停泊避風固然是一個選項,難道沒有其他選項嗎?往暴風圈外安全海域進行「漂航」難道不是選項嗎?金門料羅水域與廈門水域的距離有多接近,難道這些人不知道嗎?在中共有特殊含意的「十一」慶典,如何處理此種狀況顯然棘手。除必須嚴肅考慮人道價值外,海巡透過廣播將其勸離,視海況在航安許可下持續進行驅離作為,已是維整體海域的國家安全作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