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李淳昨(18)日投書到「歐洲動態」(EurActiv),標題「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篇投書是李淳針對中國在 7 月 11 日展開海外法律戰,以標題「在國際法下,台灣無法從中國分割」投書到同個刊物的行徑所做出的反擊。
李淳表示,時至今日,台灣的地位已經毫無疑問,唯獨專制獨裁政權會因其意識形態不符而否定現實。過去 130 年來,台灣,與許多歐洲國家一樣,打造出獨有的認同,團結了人民,鞏固了自由民主,並成為全球科技強國。台灣從未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一部分,一天也沒有。
李淳提到台灣從過去 130 年培育出獨特的台灣認同,擁有多元文化傳承。台灣不僅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汲取了荷蘭、西班牙、日本以及台灣原住民的影響。台灣原住民被廣泛認為是所有南島文化的起源。如同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認同建構過程一樣,台灣歷史也交織著黑暗與光明、苦難與喜悅、掙扎與勝利 —— 這些因素恰恰使台灣擁有獨特的身份,並使其成為歐洲和世界一個特殊的、志同道合的夥伴,無論是否擁有正式的外交承認。
控訴中國刻意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含義及各種脅迫
李淳文中提到,中國用盡一切手段否認台灣的存在 —— 透過扭曲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片面聲稱該決議反映了全球共識,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他直接引述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執委施密特(Nicolas Schmit)2024 年 10 月 22 日代替歐盟對外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f Borrell)發言,表達歐盟行政部門的立場,即「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非常簡短,僅有 150 個字,且在這 150 個字當中,『台灣』一詞並未出現。」「該決議將聯合國的代表權從『蔣介石代表』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
李淳強調,簡而言之,第 2758 號決議並不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擁有台灣的主權,或否認台灣在過去 75 年裡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和有意義國家存在的事實提供任何法律依據。
鑑於其法律論點的薄弱,中國明顯加倍採取更具侵略性和惡意的手段。針對台灣及其鄰國的軍事恐嚇已成為日常威脅,其目的是單方面改變現狀。將貿易關係武器化的經濟脅迫也十分常見。
李淳最後尋求歐洲盟邦的協助以遏止台海脅迫。他強調首先必須正視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的事實,其 2,300 萬人民每天都在行使和享受主權。任何宣傳都無法抹去這個現實。其次,揭露並抵制脅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譴責並抵制中國的假訊息作戰、經濟黑函脅迫和無時無刻、隨時隨地的軍事恐嚇。第三,投資夥伴關係:擴大與台灣的貿易、技術、安全對話和文化交流,使共同價值觀轉化為共同韌性。

普世價值外的「台灣價值」
過去特別是在歐洲外交場域上習慣訴諸「共同的普世價值」,像是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但近年來,在外交場域上特別重視「實力原則」,這樣的現象在俄烏戰爭及川普再次當選後特別明顯。也因此,我們可以見到李淳在這篇投書中,除了強調台灣與歐洲共享的共同價值外,數度提起台灣值得驕傲的經濟與科技實力,明顯讓歐盟不只是從價值角度理解台灣議題,還認知到台灣符合歐盟的利益,關係才能穩固。
李淳提到,台灣作為一個擁有獨特身分的主權國家,其偉大成就進一步彰顯其存在。它是一個經濟和民主的強國。2024 年,台灣將成為世界第 21 大經濟體,規模超過歐盟三分之二的成員國。民主指數顯示,台灣在全球排名第 12 位,在亞洲排名第一。
李淳強調,指數雖然只是數字,但卻能很好地反映各國的相對表現。台灣在大多數指標上的表現與歐洲國家不相上下。這並非炫耀台灣有多優秀,而是要證明台灣不僅獨立存在,而且是國際社會中一個有影響力且不可分割的成員。
引用新聞來源:
2025/07/18 Euractiv Taiwan has never been pa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謝時,報呱主編。(本文轉載自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