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火熱,建商也趁勢推案。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上半年北台灣新成屋及預售屋推案量,合計約7637.8億元,創紀錄新高,較去年同期增681.4億元,增9.8%。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供需的態勢不明朗,讓建商延後推案,如今,可說是完全反映,也與發燒的買氣相呼應,特別表現在桃園與新北,年增幅各達84.3%、73.2%,尤其新北市推案量達2,976.5億元,將近3,000億元。

上半年,新北市的推案量,以淡水、三重兩區破500億元最亮眼;板橋、林口、中和等區亦達3、400億元,表現不俗,各有甲山林、國泰、茂德、長虹、新濠、寶石等知名建商推出指標案,當中還有破百億元大案,價格更頻傳區域新高,甚不乏已結案佳績,在地段熱門、小宅規劃等主流優勢下,輔以市場熱況催化,買賣雙方一拍即合。

桃園市則推出2054.5億元量能,由桃園區擔當「推案王」,推案量一舉破400億元;居次的中壢區、龜山區,其總量皆逾300億元,有興富發、富宇在中路重劃區、捷運A7站地帶等熱區推出大案,還有青埔、迴龍傳出爆炸銷售買氣,供給與需求共襄盛舉,價量上均令市場咋舌。

相對之下,台北市較去年同期大減47.2%,案量為1,706.8億元,對此,陳炳辰說明,主因在於去年的「京華廣場」、「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兩案重磅登場就約2,000億元,墊高了比較基期。今年上半年的主力地帶在中山區,有400多億元的推案量,其次為北投區的200多億元,該區的北士科重劃區由新潤、遠雄相繼推出百億元大案,維持區域能見度。

新竹地區年減4.6%,推案量為706.4億元,進一步看,去年上半年竹東鎮的百億大案加持,竹北市與新竹市東區又皆突破200億元案量,充實一定量體。今年仍不走強勢,逾200億元大關只有新竹市東區。

基隆市因推案量少,比較基期低,今年上半年,暖暖區的指標推案,總量達80多億元;同樣為二線房市區的宜蘭,兩年上半年相較,今年減幅34.8%,跌破百億元,其本為內需市場,加上當前其他房市主戰區搶食大餅,宜蘭建商以固守在地買盤為主,推案明顯謹慎。

   圖:取自《住展雜誌》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