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媒體《Naval News》報導,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ATLA)今吉真一(Shinichi Imayoshi)海軍中將在英國「海軍領袖聯合活動」會議上,揭露日本計畫從今年起開始設計代號「13DDX」新型高階防空驅逐艦,以整合不同的概念和能力,提供分層防空能力,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預定2030年代初期開始服役。

報導中揭露,新的「13DDX」將融合2013年建案「25DD」的朝日級驅逐艦(Asahi-class destroyer)及2022年開始入列服役的最上級(Mogami-class)護衛艦的設計概念。今吉中將指出,新型驅逐艦的2個主要要求是防空和資訊戰(包括電子戰);認為「作為防空艦艇,實現先進的防空能力至關重要」。報導中說明,所謂的「先進防空能力」包括新型地對空飛彈(NSAM)的防區外防空能力,以及結合高速機動目標偵測雷達和火控網路的整體綜合防空/飛彈防禦(IAMD)能力。

今吉中將表示,日本海上自衛隊正面臨2種嚴峻的作戰背景。一是中國、北韓和俄羅斯一直在迅速發展廣泛的軍事能力,例如:飛彈技術,包括高超音速系統;並加強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包括電子戰(EW);二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暴露新的作戰現實,包括大規模使用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基於電子戰和網路戰的非對稱攻擊、包括資訊空間在內的混合戰爭行動以及使用無人飛機。因此,「13DDX」的設計必須提供分層防空能力,以實現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覆蓋範圍內的滲透,使分散式海上作戰(DMO)能夠對抗敵人。

今吉中將描述的新型高階防空驅逐艦,將採用低雷達截面設計、增加自動化和新技術應用,如無人系統、定向能武器和電磁軌道砲;並將人工智慧(AI)整合到戰鬥管理系統中,以提高態勢感知和決策能力。新驅逐艦將整合這些能力,使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未來驅逐艦能夠滿足作戰概念要求,包括:在通用驅逐艦和其他艦艇之間構建火控網路,使其他艦艇能夠通過增強的網路戰來擴展其回應能力(如NSAM);透過整合高速機動目標偵測雷達和地對空飛彈,發展應對改進的飛彈威脅(包括來自高超音速系統的飛彈威脅);並使用非動能手段來應對無人航空系統的威脅。

至於選擇朝日級、最上級艦作為設計概念軸心,今吉中將也解釋,朝日級提供高端作戰功能概念,最上級則有武器集成和高度自動化的設計理念,都將是提供未來「13DDX」設計的重要支柱。此外,今吉中將也說明,除了能力的提升之外,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將尋求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數量增加,以期有效支援分散式海上作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