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將在2025年上路,不過目前認為該法上路後會影響未來土地的使用,有延後上路的討論。對此,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特別做出懶人包解釋,國土計畫要改變的只有「未來使用土地的邏輯」,基於「既有權利的保障」,只要是合法使用,現在在做什麼,以後就都可以做什麼,因此認為不應該延後上路,應實際執行再做滾動式調整。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國土計畫雖說是為了解決過去沒有先計畫再管理,造成的土地利用混亂,聽起來進入國土計畫之後,好像會讓土地變得很多事情不能做,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國土計畫要改變的只有「未來使用土地的邏輯」,基於「既有權利的保障」,只要是合法使用,現在在做什麼,以後就都可以做什麼,就算土地被劃入「國土保育」、「農業發展」等對開發管制比較嚴格的區位,仍然可以持續既有的合法使用,建築用地就可以蓋房子,農地就可以耕作。
另外,國土計畫對於土地使用的管理,有做因地制宜的制度設計。國土計畫就像規劃平常的空間一樣,藉著大掃除的機會,重新規劃辦公室物品的收納位置,在規劃的過程中,其實只認定了文件櫃要作為「收納文件」、「收納物品」的功能,並沒有明確指定哪一個櫃子一定要放什麼,一定不能放什麼。
但在國土規劃的時候,土地功能分區是依照土地使用的特性,去做大方向的分類,在大項目之中,還是可以有許多容許使用以及因地制宜的方式,就像是我們可以在辦公桌上辦公,也可以吃東西,因為辦公桌有符合吃飯的使用需求,但不會在辦公座位上廁所一樣,畢竟那是屬於廁所的功能。
國土計畫確實還有許多需要討論與調整的地方,但絕對不該暫緩國土治理的改革腳步。無論要怎麼改善,都必須要實際上路,才知道還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才可能滾動修正得更好。
為了讓大家在未來遇到國土計畫相關議題的時候,能先掌握概念,製作「狗兔雞花搬新家-土計畫是什麼?」議題介紹網站,透過生動比喻、淺顯說明、實際案例,帶著0概念的規劃初心者,了解國土計畫設計如何試圖解決區域計畫的管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