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邀中國大學生7月中旬來台交流案,但申請案因蔡政府安全問題為由卡關。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9日)協助召開協調會,會後,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指控,今日出席的各部會人員,只有教育部是由政務次長出席,是唯一的政務官,代表蔡英文政府提出政策指示,顯然是蔡政府心意已決,要用「安全問題」卡住邀訪陸生案,令人錯愕,蔡政府到底是把這些中國學生都當成什麼?兩岸青年交流的安全問題在哪裡?

馬英九基金會表示,在今天賴士葆召開的協調會中,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教育部將發函陸生預定訪問之相關大學,要求他們提出安全保證,「提出對該活動的安全維護規劃案」,才決定預審是否同意放行。

蕭旭岑質疑,主辦單位是馬英九基金會,各大學只是受訪單位,訪問團的安全問題理應由馬英九基金會負責。如今教育部以各大學主管機關之姿,形同要求陸生預定訪問的這幾所大學承擔主辦方應負的安全責任,根本是把中國學生來訪當成大敵,無限上綱安全問題,是要「卡關」此一邀訪。

蕭旭岑痛批,先前陸委會透過學者傳話要馬英九基金會不要送件,讓馬英九基金會與各大學聯繫、旅館住宿、遊覽車的作業都被迫中斷;現在又忽然要大學負起維安責任,簡直莫名其妙。他要感謝賴士葆出面召集,否則蔡政府各單位都在踢皮球,陸委會連馬英九基金會該向那個單位送件都不願告知,形同「技術性封殺」。

蕭旭岑表示,蔡政府不斷再三強調要開放交流,也恢復開放中國的交換生和研修生來臺,如今卻在馬英九基金會邀訪陸生案,刁難所謂的「安全問題」,形同兩套標準。這與總統蔡英文、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對外說的,儘速恢復「健康有序的交流」,作法上完全背道而馳。

蕭旭岑質疑,當初對陸籍人士來訪的專案申請,是因為新冠疫情所致,才有所謂「必要性、急迫性及不可替代性」等要件的考量,如今疫情已經舒緩,指揮中心也已裁撤,蔡政府仍然用新冠疫情時期的嚴苛標準,來針對所謂專案審核,是政策上的重大矛盾,顯見嘴巴喊開放,作法上卻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