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將在4月2日(台灣時間4月3日清晨)公布對等關稅措施。政院官員今(2)日指出,台灣輸美產品的稅率從提高10%至28%,我們都有準備因應措施,但還是要等最終結果出爐,據推算,在中期對美出口將銳減70%。

依據WTO資料顯示,我國112年平均名目關稅稅率約6.5%,美國約3.3%,如考量各項貨品進口值,則我國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僅約1.7%,相較美國2.2%為低。我國農產品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約9.3%,工業產品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約1.4%。

財政部指出,由於我國去年自美進口貨品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僅約2.0%,可得而知,我國對美進口貨品以工業產品為主,且多數為雙方關稅零稅率的資通訊產品及電子零組件。

在海關進口稅則部份,財政部就去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貨品的貿易值,依據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分析如下:

一、自美進口貨品:我國去年自美進口貨品總值464.6億美元,占整體進口總值3,943.7億美元11.8%。其中,我國去年自美進口農產品(主要為黃豆、小麥和玉米等產品,每兩年赴美採購一次,也有從澳洲和卡達進口)36.9億美元,占自美進口總值7.9%;肉品、穀類及油料種子計23.4億美元,主要品項包括冷凍雞腿、雞翅及硬粒小麥等,占自美進口農產品63.4%。我國去年自美進口工業產品427.7億美元,占自美進口總值92.1%,主要以石油及其製品85.2億美元為大宗,占自美進口工業產品19.9%;另台美雙方皆為零關稅的資通訊產品及電子零組件計56.3億美元,占自美進口工業產品13.2%,主要品項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及半導體製造設備零件等。

二、台灣對美出口貨品去年對美出口貨品總值1,113.6億美元,占整體出口總值4,750.0億美元23.4%。其中,我國去年對美出口農產品8.9億美元,占對美出口總值0.8%;糕餅等穀類調製食品2.0億美元、雜項調製食品1.9億美元、漁產品1.4億美元及活植物0.6億美元,主要品項包括冷凍吳郭魚及蝴蝶蘭等,合計6.0億美元,出口值占輸美農產品67.7%。我國去年對美出口工業產品1,104.7億美元,占對美出口總值99.2%;其中資通訊產品679.5億美元,包括AI伺服器、筆記型電腦、無線通訊設備及顯示卡等,電子零組件86.2億美元,包括積體電路(IC)及記憶體等,合計765.6億美元,占輸美工業產品69.3%。

政院官員強調,川普政府主要是為了解決貿易逆差,並非針對台灣,而是針對所有國家,同時「於法有據」。台灣因為過去川普第一任時期有很多IT產業布局,造成比較大的順差,面對這個情勢,行政院長卓榮泰去年11月指示副院長鄭麗君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針對美方不同情境推估可能影響跟方案,已有初步結論,將強力支持國內農工產業,同時也要求掌控所有資訊,並評估分析各產業面對這波進口美國關稅可能被提升的情境。

外界推估的各種情境包括調整10%至28%,政院人士進一步說明,各種情境都會盤點、評估,近期也密切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農工產業可能造成的衝擊,政府都有準備因應措施,但最後仍要看4月3日(台灣時間)公布的結果「因應我們手上有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