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以來,若有確診案例,在台灣街頭時常可見消毒車以及消毒人員進行公共環境消毒,但許多專家學者研究顯示,大規模地毯式消毒並沒有太多實質幫助,隨著各國陸續與疫情共存,也放棄地毯式消毒的做法。台北市議員呱吉邱威傑指出,防疫期間的消毒政策是不是該改一下了?

邱威傑表示,根據中央發布的Covid-19社區防疫公共環境消毒指引,地方環保單位要依據衛生局疫情調查的結果,對人潮聚集、發生染疫情況的公共場所做消毒。

邱威傑指出,這個做法搞了兩年,但其實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過報告,在室外環境因接觸而感染武漢肺炎的機率很低,只要定期使用肥皂洗手、用酒精進行手部消毒即可。也有CNN新聞引述香港城市大學Nichola Thomas的報告指出,在室外進行非接觸面的消毒是無用、甚至可能危害健康的。根據美國CDC的說法,因為接觸室外空間表面而被感染的機率低於萬分之一。

邱威傑提到,世界各國在疫情爆發之初,大範圍的地毯式消毒很常見,但是在許多科學證據浮現後,歐美各國也慢慢放棄了這種無效消毒的做法。目前剩下來最愛消毒的國家就是中國和台灣,以下附的兩張照片大概就只差有沒有五星旗而已。

邱威傑進一步指出,台北市1-4月,總共出動6662人次,消毒了9610個地方,是相當吃人力資源的工作。如果效益不高,我們真的還要繼續做嗎?

邱威傑引用澳洲昆士蘭大學的教授說法稱:「科學上城市消毒是無效的,但民眾卻未必如此認為。」他判斷許多繼續進行消毒工作的城市都是為了安撫民眾,政治目的大於公衛價值。

除了消毒問題之外,邱威傑也點出救護車出勤問題。因為放寬了出動標準,導致四月業務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0%,造成消防員幾乎無法休息的情況。雖然大家要共體時艱沒錯,但沒有意義的出勤只會造成人力的損耗。

最後,邱威傑強調,防疫是個馬拉松,如何盡可能節省資源、撐到最後一秒,是打贏戰爭的關鍵。如果室外的大範圍消毒沒什麼用,那我們還是少做一點,而且多跟市民宣傳真正該注意的公共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