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公視電視劇《斯卡羅》上映,受到熱烈關注。但由於該劇牽扯到「羅妹號事件」,且部分人士認為經戲劇改編後有美化人物、竄改歷史之疑,恐導致學生誤把「戲劇」錯認為「正史」。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於今(7)日專訪知名作家楊渡,並於臉書表達想法。

黃暐瀚表示,自己也有看《斯卡羅》,並認為演員乃一時之選且場景刻劃細膩,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台灣大河劇」。但他發現,在戲劇播出後,「雜音」不斷,因此,他懷疑到底是部「戲」還是「歷史劇」,而演出內容到底是不是「史實」。

黃暐瀚指出,劇中關鍵人物──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因羅妹號事件( 1867 年)而與排灣族部落大股頭卓杞篤簽了「南岬之盟」,並希望原住民此後不要再殺害掛有紅色旗幟的洋人擱淺船隻船員,而卓杞篤也答應了。 2 年後,李仙得再度拜訪卓杞篤,而卓杞篤也熱情款待李仙得。孰料,李仙得卻趁機摸熟部落的地形構造並繪製地圖。在 1874 年「牡丹社事件」中,日軍攻打南台灣時用的就是其資料。

黃暐瀚引用作家楊渡的「有溫度的台灣史」上冊第 9 章,指出其中 1 篇──「賣台第一人、李仙得」,講述內容即李仙得當年如何利用其勘查資料,勸日本攻打南台灣,並建議其直接在台灣東部與南部建立殖民地。

黃暐瀚也點出,身為日本帝國顧問的李仙得當時年薪高達 1 萬 2 千元美金,是美國建蓋鐵路的華工 1 年薪水的整整 40 倍。

然而,在《斯卡羅》中,李仙得卻被刻劃為台灣原住民的好朋友。對此,屏東涼山部落頭目蔡衣珊控訴:「李仙得所主張的『蕃地無主論』,是促成牡丹社事件關鍵導火線,也間接導致日本人認為『台灣是有機會可侵佔為殖民地』,但在《斯卡羅》中,李仙得卻扮演了『和平使者』的角色」。

文末,黃暐瀚提及,蔡衣珊希望劇組能在播映結束後,對史實進行澄清。

關於《斯卡羅》,之前引來立委高金素梅以原住民的身分嚴厲批評,痛批台灣官方把這部戲劇當成歷史的典範來介紹,好像這部戲劇就是真正的歷史。不過,高金素梅的論調圍繞在「南岬之盟」和約,讓飾演二股頭伊沙的瑪斯斯格‧金碌兒(雷斌)不以為然。他在臉書雖然沒有直接點名回應高金素梅,卻一開始就強調自己是「傳統文化工作者 不講演員話」,表示從官方語言文字中挑骨頭,那就只剩下彼此對立與自己的政治立場了,「失焦」。

雷斌表示,委員(暗指高金)曾經也是一名演員,不可能不知道歷史劇需要張力,要不然就拍紀錄片就好。

想當初要不要接演,雷斌回憶父親告訴他,「歷史歸於歷史,戲劇歸於戲劇,起步總有衝撞的時候,我在的話,我也會替你發聲….」,後來他與查馬克都接下這齣戲的演出,只是個起點,因為他們期待未來看到各種不同的台灣角度、族群視野,更多看待自己的文化族群及週邊歷史,不管是和解或者是衝撞。

雷斌也提出質疑,表示台灣好不容易有一部以台灣歷史為背景的戲劇,剛起步,不管是大內宣大外宣,委員為什麼不用正面的方式,拋開自己對於這一段歷史成見。他強調,這不是為現在的台灣政府做包裝,而是為現在在台灣的原住民族及其他族群講自己的歷史。

黃暐瀚臉書全文。   圖:翻攝自黃暐瀚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