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回「大罷免行動」結果不如預期,個人認為: 「大罷免行動」結果&「2024大選親中派總得票近六成」,明顯是因為,親中派再次對「維持現狀」的臺灣人民政治動員成功。深入探討其中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維持現狀」的臺灣人民,對臺灣的「現狀」之真相至今沒有正確的危機認知。回顧「2024大選親中派總得票近六成」,民進黨只是取得行政領導人大位,卻失去立法院多數席次,才使親中派得以在立法院違法瞎搞,引發「大罷免行動」。簡言之,追根究底是對「2024大選親中派總得票近六成」至今未有任何反省、檢討,這樣的「大罷免行動」結果,應該也不會令人感到太意外。

「大罷免行動」結果&「2024大選親中派總得票近六成」總檢討。勿輕忽「大罷免行動」結果&2024臺灣大選「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也就是說,「維持現狀」是臺灣前途核心的障礙,是對中國的「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長久以來本土派和媒體的政治面操作,訴求僅止於反對「支持統一」,其實無法邁向臺灣建國的目標(改變臺灣法地位)。因為臺灣民眾不能理解,罷免排除親共、賣臺人士,如何安定臺灣社會秩序、又如何對抗中國併吞臺灣? 可見只是治標無法治本(其實連治標也無法達成),可說只是有勇無謀的政治面操作戰術。

90年代發動的臺灣建國運動,「原始」核心目標不是追求打倒中國國民黨政權。當時提出「主權」、「制憲」、「社會權」三大目標,「主權」就是建立新國家臺灣共和國,「制憲」就是制定現代民主法治保障人權的新憲法,「社會權」就是在憲法人權條文保障社會基本權,建立福利國家。

「轉折點」:但是投機政客只求進入中華民國體制,以臺灣已經獨立取代建國,以修補中華民國憲法取代制定新憲法,以政策法律取代以憲法保障社會權。

「結果」:當權者竟然宣導中華民國在臺灣是國家,拿國旗唱國歌保衛中華民國體制,要求中國國民黨不可以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完全背棄臺灣建國運動,「原始」的理念與目標,這樣的現狀如何面對為臺灣建國犧牲的同志與人民。

依據民意調查圖表顯示,支持罷免團體中,主張「維持中華民國體制現狀」的比例依然最高,而真正「支持建國」的臺灣人民比例其實有限。可見有必要向民眾清楚說明「現狀」的意義、正確的說明「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才能推動臺灣建國運動。因此必須及早檢討、反省真正的原因。大多數支持「維持現狀」的臺灣人,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中國的非法政權。臺灣人民分不清親中、親華(中華民國)都是一個中國。也分不清中國國民黨的親中派是支持統一。可見若不徹底讓自己和更多臺灣民眾,認識中華民國的真面目,大多數臺灣人民就會繼續支持「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臺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如此一來只要國、民等親中派政黨總動員,對國際社會所顯現出來的「主流民意」就會是「放棄獨立建國」。

誠如拙文≪臺灣人民切勿輕忽「2024大選臺灣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鼓勵更多「維持現狀」臺灣人參與臺灣獨立建國運動讓臺灣人民心生「希望」≫所云:「從臺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法定位真相」,才能喚起「臺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維持中國的舊政權統治臺灣的現狀,這就是一個中國) ,下次2028年大選才不會再出現「虛假的」統獨對峙的反常現象。也就是說,增強對抗「中華民國病毒」免疫力,才能救臺灣!」。另外,將「民主自由」和「獨立建國」混為一談,也是造成「虛假的」統獨對峙的反常現象,是造成臺灣建國聲勢弱化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民主、自由與國家是一體之兩面,需要建國有「國家主權」作為後盾,才能擁有民主、自由。香港再如何建立民主、自由,因為沒有國家,結果被獨裁統治。

務必改變「維持現狀」再接再厲。「大罷免行動」之後,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必需趁勢積極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防止臺灣人的民意,因為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而繼續支持「維持現狀」,自我陷入「一個中國」的深淵。有必要向民眾清楚說明: 「親中」、「親華(中華民國)」,其實都是維持「一個中國」。如此一來相信可以鼓勵更多「維持現狀」的臺灣人投入參與臺灣獨立建國運動,讓臺灣人民心生「希望」。

最後,726之後民主世界將更關注臺灣人民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臺灣人民不應該只是相互比較「支持或反對統一」,必需再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目前臺灣獨立建國陣營,應該趁勢招兵買馬,在2028臺灣大選之前投入更多資源,向臺灣人民說明: 「臺灣建國」異於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在臺灣不是國家」。「正確的認知」才能符合民主程序,全民投票(獨立公投)之意志表達,各級的「選舉政見主張」,甚至對外的文宣、海報等,所有過程都是關鍵重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