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本月1日在廣播專訪中表示,「人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已,人如果只求溫飽,和豬狗禽獸有什麼差別?」不但引發高雄市長韓國瑜「震怒」,兩度怒嗆「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嗎?」還被眾名嘴、藍委、議員拿來大做文章,要求陳明通下台。

事實上,兩句古文跟這件事有關(不知現在國、高中國文還教不教),一句是《孟子.離婁章句下.19》:「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另一句出自《管子.牧民》:「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把孟子的話翻成白話文:「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不同的地方之所以可貴,往往把它拋棄了,只有君子知道它的可貴而保存著。」若挑明了講,孟子才是大罵拋棄「異於幾希」的「庶民」是「禽獸」的人呢!而國學專家解釋「異於幾希」之處,都說是「仁義」,做事符合仁義,就是君子、就是異於禽獸。而什麼是「仁義」?或許陳明通的解讀就是「民主自由的精神信仰」,用這「掉書袋」的方式引述「亞聖」孟子的話辯白,就不是點名罵某人或是對任何拚經濟國人有不敬的意思。

不過,管仲的這兩句話,後來被廣泛流傳,《史記》、《說苑》、《三國志》、《鹽鐵論》等多有引用,譯成白話:「糧倉充實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禮節;衣食豐足了,人們才知道榮譽和恥辱」。直接挑明了,老百姓穿暖了、吃飽了才會去想到禮儀、榮辱,這似乎比較像是庶民「共同生活經驗」的結論。而這是距今2600年前春秋時代的先人就體悟的道理,而今日堂堂部會官員卻不能設身處地為百姓設想,大言夸夸「精神信仰」,豈不陷中國大陸以前「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意識型態,更恐淪「何不食肉糜」之譏。

其實,陳明通的措辭或許「不是很恰當」,但多是他人解讀,怎麼說都是「父子騎驢」難讓人滿意。陳明通最大的錯,錯在於沒有從「人性」出發的思考和發言,錯在於選錯「現實」層面的著力點。以解放軍殲-11飛越中線一事為例,老百姓當然有怒氣,也覺得很「鴨霸」,多數的人會罵中國大陸的執政者吧,該檢討的是中國大陸為何挑釁?如何因應?不是斷了聯繫、關了門就是太平天國。

人性,用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話講,叫做「接地氣」,老百姓關心的是你當官的要關心的,老百姓沒想到的是你當官的該未雨綢繆的,而且「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看到新聞事件,該從老百姓的角度說話,該為老百姓解決問題。比方這幾天喧騰的綠島醫生問題,孩子的媽錯了嗎?家裡小朋友跌傷2公分傷口哭鬧,當家長的難道不該心慌?進了衛生所聽到「休息」,能不氣?「唯一的醫生」是公衛體系的問題,偏鄉無醫的冏境是你政府該處理、解決的問題。孩子的媽動怒質疑,那是「人性」,政府官員有沒有作為?那就是接不接地氣。

回過頭去看陳明通的「禽獸說」,嚴格地說在廟堂高度、學術領域難以非議,也不能說「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充其量是沒有全部讀通。只是當大多數人為了生活努力、打拚之際,突然被說「人如果只求溫飽,和豬狗禽獸有什麼差別?」聽到這不合「人性」的話,恐怕也不是「錯愕」兩個字可以默然「吞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