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終結民進黨在高雄長達20年的執政,於是「韓流」一時之間成為沛然莫之能禦的一股潮流。韓粉或泛藍的「拱韓」,視為共主、明星,硬是想盡各種辦法、理由,要讓韓國瑜「黃袍加身」;而覺青們「韓黑」,放大鏡檢視一舉一動,嘲笑、譏評不一而足,「恐韓」成了「副作用」,凡是行政部門公文書提到高雄市政都說是「挺韓」、「不中立」。

事實上,這些都沒有必要!「韓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包括自己嚇自己,和無是非的力挺。

如果國民黨裡僅有一名「韓國瑜」,民進黨大可不必擔心,反而是國民黨才該檢討憂心。為什麼這麼說?有人說「2018年由於韓流的外溢效應讓民進黨縣市長候選人從南到北倒成一片」、有人說「媒體民調顯示,不論在藍綠對決或是三腳督的情形下,只有韓國瑜能大贏總統蔡英文和台北市長柯文哲」;但平心而論,民進黨大敗,真的是韓國瑜太厲害嗎?那之前說的年改、一例一休都不是問題了嗎?至於民調起伏,當然是參考依據,但韓國瑜選高雄市長時,前幾個月的民調也很低迷不是嗎?2018年7月的民調數字,陳其邁以8%「穩定」領先,但4個月後卻輸掉「躺著都能贏」的高雄。

如果「韓國瑜」真的如此不可一世,國民黨卻如此忽視一塊「璞玉」,到61歲才得以「出人頭地」,是不是國民黨制度有問題?是不是國民黨高層識人不清?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國民黨確認由韓國瑜征戰高雄之前,2018年3月份台北市長初選登記的最後一天,韓國瑜突然現身台北領表登記,後來雖主動撤回,並以「黨中央到現在還沒有給我一碗魯肉飯」為由,解釋自己是「假動作」,國民黨當時真的是看好韓國瑜嗎?韓國瑜在競選期間不只一次秀出市黨部逃生門前的單人床小房間、不只一次說只有一瓶礦泉水跟一碗魯肉飯,表示沒有資源,國民黨當時真的是看好韓國瑜嗎?在韓國瑜口述、媒體人黃光芹整理撰寫的《跟著月亮走》裡,有這麼一段:「韓國瑜因北農人事爭議,與段宜康等人戰得不可開交,黨團同志相應不理,刺激他乾脆投入黨主席選戰。」請注意「黨團同志相應不理」這8個字,請問這人情炎涼該如何解釋?

一直到2018年9月,韓國瑜選情都還沒有什麼耀眼的地方,韓國瑜的氣勢還低到讓陳其邁「冷處理」應對;一直到10月中旬,韓國瑜聲勢才突然竄升。盤點除高雄外,民進黨丟掉政權的6個縣市:台中、彰化、雲林、嘉市、宜蘭、台東,多數民調就是拉鋸,甚至本來就居於落後,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分析時間因素,指「只有雲林是在韓流竄起之後才突然跟著翻盤的」,認為「韓流只是眾骨牌之一,而且還幾乎是最後一張骨牌」、「韓流只能說是民進黨被多數民眾否定的果,不是因」。

韓國瑜的高人氣,毋庸置疑可能讓他「更上一層樓」。筆者無意鼓吹韓國瑜該不該選2020總統,那是個人權利!只要資格符合,就可以參與競逐,那怕只是上台高歌「人生短短幾個秋」,那都是個人自由。這就是民主。

而眾人愛戴、大力推動亦是美事,電影《天使與魔鬼》中,總司庫派屈克帶著爆裂物飛向高空,爆炸後死裡逃生,廣場上的人們為他鼓掌,並為他唱讚歌,樞機們則商議推選派屈克為新任教宗…,電影情節說有所本,而在現實裡那是個人自由;重點是當事人自己怎麼看。

我們就假設韓國瑜「確定」參選2020,而且「一如預期」所向披靡登上大位,那問題來了:國民黨誰來選高雄?韓國瑜的的「餘威」能保住得來不易的藍天?再來,中華民國不是「總統制」國家,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長,那會是誰?回想韓國瑜籌組高市府小內閣的波折--「大老28人名單」、「聖人難覓」、「就職前請辭」,以及這不滿百日執政中部份官員「暴衝」式發言……,這中央一級官員掌國家大政的布局,能讓人有信心嗎?其實,真的把人拱上去了,才是問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