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營養品龍頭祥圃實業,成功以豬肉品牌「究好豬」打進眾多餐廳。這背後,是執行長吳季衡超過 10年的漫長征途。

五月,連續 7年獲《首爾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的韓式燒肉店「金豬食堂」,首家海外分店落腳台北市中山區,引發熱潮。從玻璃窗觀望,映入眼簾的是餐廳的核心食材:一塊塊已分切好、正進行低溫熟成的豬肉。

延燒焦點:國安破口?索爾思光電傳遭中資收購、晶片技術疑外流 經部:將嚴格審查

這些引人垂涎的豬肉,來自以「究好豬」品牌闖出名號的台灣業者祥圃實業。知名餐飲集團如王品、饗賓、胡同等,都是它的客戶。

「韓方在籌備期間測試過多種台灣豬,其中『究好豬』是被認為和韓國味道最像、品質一致的豬肉。」金豬食堂內部員工解釋,「究好豬」的油花均勻、肉質鮮甜,符合金豬食堂的嚴苛要求。

其實豬肉並非祥圃的本業。這家創立於 1984 年的公司,最初做的是動物營養品,董事長吳昆民從代理商跨足製造,奠定業界龍頭地位;直到 2000 年代初期,才開創過去從未涉獵的養豬事業。

EPS連續五年超過2元

2024年,祥圃年營收 18.6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也連續 5年超過 2元,6月18日以每股 32元價格,正式登錄興櫃。

發展養豬事業的靈魂人物,是吳昆民長子、祥圃執行長吳季衡。

45歲的吳季衡,擁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經濟及國際關係雙學士,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企管碩士學歷,學成之後回台經營自家企業。

「台灣畜牧業正在衰退,動物營養品沒有需求就會面臨黃昏。」商管專業的吳季衡,2008年回台不久就觀察到這一令人憂心的現象,萌生往下游發展,從養豬切入的念頭。

「我聽到他要養豬是一口答應,不然他會念:『我讀這麼多書,但(和爸爸)做一樣的,有什麼意思!』」吳昆民笑著說。

雖然有父親全力支持,吳季衡的養豬夢卻很快觸了礁。起初,沒有畜牧經驗的他,想找豬農合作試養,卻因祥圃缺乏品牌與客戶,無法保證銷售,遍尋不著願意陪他冒險的農民。吳季衡最終只好牙一咬,自己單幹。

為了養出好豬,他 2011 年找到荷蘭的育種公司合作,並買下農場試養。

「我們委託對方針對豬隻的肌肉內脂肪(IMF)進行選拔,挑出亞洲人偏好的肥瘦相間品種。」吳季衡回憶,經過 3年反覆試養、試吃後,祥圃終於培育出相對穩定的品種。

有了種豬,接著是向日本農戶學習保水性、肉色、鮮度等評鑑頂級豬肉的方法,並根據這些標準,配合自家製造營養品的優勢,開發出讓豬肉吃起來兼具油脂和纖維的獨門飼料配方。

2014年,祥圃的兩座農場,一年已可出產 9千頭豬,而且每隻豬從飼養過程到用藥紀錄,都詳細列在產銷履歷上,他的養豬計畫只剩最後一哩路:把豬賣出去。

( 本文獲今週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89期)

政府發1000元「數位客家幣」全民可抽、7月登記!兩類人不用抽就有…領取方式、資格、怎麼用一次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506180063/

0056配息0.866元、年息10%!明明有底氣配1.07元卻縮水?超馬芭樂0056存股17年、為何力挺「不要配太多」?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3/post/202506300029/

 

   圖:今周刊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