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好,以下純粹瞎猜編造,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另外再開始前,先為彭振聲的老婆默哀一下,願來世別降臨在這個坑人的世界生活。
首先我們要回顧一下彭振聲這邊的罪,是檢方指控他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主管監督事務圖利罪」,即明知採取非法手段卻仍決定有利開發驅動容積變更,導致對特定開發單位圖 。
但首先很確定,不管有沒有彭振聲,京華城確定有圖利了,但只卡在柯文哲涉案多深。
而有前委員在便當會上有偷錄影,確定京華城第三次便當會,柯文哲有涉入,他就坐在應曉薇的旁邊,還看著議員狂罵台下的委員們5分鐘。
而這件事,彭振聲也知情,因為他是在這場會議當中被指派當PM專案經理。
那麼彭振聲原先的說詞,說詞上只有在,柯文哲是否知情,以及涉入多深,這點來做爭議,其他的都不是討論的範圍。
但彭振聲在最後一次開庭時,未明確指出柯文哲一定知情,而是使用「可能」、「也可能不知情」的表述。他在庭上形容自己當初因為被假定為有罪,迫於壓力而認罪,但柯文哲是否真的參與判斷與指示,則未確定。這個表述具體表現為「柯文哲可能知情,也可能不知情」,並非完全偏向一方。
而他的說詞,基本上也只是眾多證詞當中,直接說覺得認為柯文哲不知情而已,而彭振聲最初的說詞可以說是定斷柯文哲是知情,從這邊才開始逐一對其他人破防,但是很不巧的,現在就算少了彭振聲的說詞,柯文哲是確確實實是知情京華城狀況,也有參與不少環節。
所以就算現在彭振聲說京華城案子全都是他主持跟推動下的,或者他是被檢調逼著說要抹黑柯文哲,在其他的證據跟證人不翻供不翻車情況下,最終答案都是一樣。
因為他認罪的部分為,即明知採取非法手段卻仍決定有利開發驅動容積變更,導致對特定開發單位圖<----
而這句話分為三個部分 1﹑是否採用非法手段 。2﹑是否決定開發驅動容積變更。 3﹑對特定開發單位圖利。
所以他能翻供的東西,就剩下2點,目前從其他證據途徑來說,圖利罪已經確定了。
第1點、是否是<他>做決定開發的,原先說法的是他自己做最終決定的,畢竟有他蓋的章,只是柯文哲暗自壓力逼他去通過。
根據這個邏輯反推回去,可能的答案有A:如果這個章不是彭振聲蓋的?B:還是柯文哲當著他面前,拿著他的章蓋?C:或私下拿他的章去蓋?D:柯文哲沒逼過他,整個案件都跟柯文哲無關。
但D的答案,基本上在其他證據下,法官是不可能採信跟柯文哲無關,最終只有在柯文哲有沒有逼彭振聲這個要素做選擇。
第2點、或者說,是檢調強逼他甚麼 !
但根據之前聽到的,檢調當初是用他在其他案件當中有收賄絡的錢,而至始至終沒聽說彭振聲有收過[小沈]的錢,所以就算翻供也只能說他沒收過其他案件 。
可檢調敢提跟京華城無關的其他,就代表真的有查到金流 ,畢竟檢調主要查的是小沈,而從彭振聲這邊發現不明財產,從而查到金流。
至於京華城這邊的案件, 他強調自己**「沒有拿錢」**,純粹是因被羈押、身處困境才選擇從實招來。
相信很多人可能從這邊來講話...., 可最大問題是,就算他招出他有拿小沈的錢,檢調也要他的交易紀錄存在,包含什麼時候在哪邊拿到小沈的錢。
檢調不可能聽一面之詞就斷定有這回事,所以在彭振聲自己提不出金流情況下,檢調根本就會採納,因為法官也不採納。
這造成檢調就算要提告,也必須有金流紀錄,所以檢調根本就沒拿這項去逼供過,甚至要知道,如果彭振聲有拿到錢,今天小沈這邊早被定案,只是定案京華城是違法的,不是他拿錢給柯文哲,而是拿錢給彭振聲。
那答案就是京華城貪汙圖利就是事實,完全不需要爭論甚麼,京華城直接死棋重新過來招標或者賠償北市府的損失, 所以這邊基本上就不存在翻供的問題,因為沒金錢紀錄,檢調頂多也只能在偵訊的時候,提出,他有收錢的可能,但不會列入逼供的途徑....畢竟查不到阿。
*******
那麼唯一可能翻供的說詞是,其實是柯文哲私下拿走印章去蓋,或者當著他的面去蓋那個章,其實柯文哲是完全知情的
*******
當然狀況如何,就看後續發展。
其整個最大問題在於,為什麼彭振聲的老婆會跳樓?
要知道,幾乎整個流程就跟彭振聲說的一樣,他之所以認罪,就是為了早點脫身,而直到上次開庭之前,劇情都是偏向彭振聲當初的決定的路線走,就是圖利罪確實,認罪減緩3年。要知道整個彭振聲的過程本身就沒有出現甚麼意外!
直到上次開庭,出現甚麼轉折,讓彭振聲這邊發現,他很有可能沒法如他之前所想的一樣。
因為唯一轉折點的就是彭振聲自己推翻前面所講的,要知道翻供風險高,若有偽證罪,可能加重刑責。但他這次採取「既認罪、又保留柯知情與否」的說法,本身來說不管跟柯文哲有沒有關係,他這就是作了偽證。
這毫無疑問是有他人逼迫,當然跟檢調這邊無關。
甚至逼到彭振聲的老婆自己跳樓!或者有人逼著她跳樓!要知道在上一次的開庭前,整個局勢還是傾向彭振聲所定下的那個標準,那麼唯一會把局勢逼到改變的,就是彭振聲上次開庭做了改變,當然是不是如我所猜測一樣,就不得而知。
但是,首先我們不該拿死人消費,也應該等彭振聲到底翻供甚麼再來論述,看看到底是檢調辦案過程有問題,還是彭振聲打算把柯文哲拉入深淵。 一切等待司法調查,跟彭振聲翻供的內容,才能知曉。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