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國防等級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光通訊索爾思光電,日前傳出遭中資併購,且技術已外流到中國;由於其研發產品為供應 AI 連接用的矽光子雷射晶片,若流入對岸手中,將不利台灣 AI 產業發展。對此,經濟部今(2)日回應,目前尚未收到索爾思光電的投資計畫變更申請。經濟部已函告該公司收購案涉及投資計畫變更,依陸資投資規範應事先申請許可。
成立超過 25年的索爾思光電,主要研發光通訊技術與產品。據《鏡週刊》報導,原先是百分之百美資的索爾思光電,卻於 2016、2021年兩度轉賣給中資,其設計的 3nm、5nm晶片還能下單台積電(2330)生產,甚至 3nm晶片還用於國防等級技術的「1.6T超高速傳輸 DSP」(數位訊號處理器晶片),可用在高速雷達感測系統、飛彈與無人機系統和 AI 輔助作戰系統,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中國最大印刷電路板(PCB)龍頭東山精密日前發出公告,將以人民幣 59.35億元(約新台幣 240億元)收購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索爾思光電,引發技術外流等國安疑慮。
針對索爾思光電營運狀況及技術層級,經濟部今日發布聲明回應,自 2016 年索爾思光電的上層股東變更為陸資身分後,即依據陸資許可辦法掌握公司動態。並已於六月主動函請索爾思光電說明其股權結構及營運現況,若該公司經營有涉及影響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之虞,將依規定廢止該公司的投資許可。
經濟部表示,尚未收到索爾思公司的投資計畫變更申請,並已函告該公司收購案涉及投資計畫變更,依陸資投資規範應事先向本部申請許可。並稱,收到申請案後,將依兩岸條例及陸資許可辦法等規定,就投資案是否有影響國家安全、對產業發展有不利影響等因素,會同國安局、陸委會、產業技術主管機關等單位嚴格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