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前馬政府要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採用一套「全方位」入學制度時,許許多多的家長、老師就已經警告,政府急著以制度消滅公立菁英教育或所謂的「明星學校」,就是圖利私校。四、五年後,其結果就如當時我們所預測:私校暴增,學生爭先恐後要擠進私校。

以台北市老牌但貴族氣不重的私校延平中學為例 ,在十二年國教實施那一屆(103年)就暴量到2700多人報考取405人,以後年年都超過二千人報考,所以延平增加了一班,今年二千多人爭取445名額。103年那一屆全國入學學生人口28萬左右,到了今年已經降到23萬人,學生人口減少四分之一,報考私校人數並沒有減少,比例是愈來愈高。學生家長用腳投票,對十二年國教投入不信任票已經很清楚。

用一個學校做例子還不夠。用教育部自己的統計數字,民國100年馬英九宣示實施十二年國教之前,私立國中的人數比例都在10%以下,從民國100開始突破10%,直到105年己達約13%。如果私校有能力增加班級而且教育部核准,從報考人數如此高來看,相信唸私校學生人數會多很多。

這個結果在四、五年前就已經預見也提出警告,原因很簡單:

一、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紛亂複雜,為生計忙碌的家長們難以應付,不是求助私校就是補習班。沒有能力的家長只能任憑制度擺佈。制度愈複雜對弱勢家庭愈不利,教育階段化已經固定化。過去我們可以自豪三級貧戶小孩可以當總統,將成為歷史。

二、激烈改革入學制卻不提升教學品質,教育現場素質敗壞不一,讓家長們失去信心。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壓抑學術傾向學生,放棄學習成就低的學生,廣大學生被灌輸「免試」升學無壓力「快樂」學習而失去學習鬥志,讓公立學校迷漫著學生動機低落的氣氛,種種都是讓家長視公立學校為畏途,拚命擠入私校的主因。

十二年國教從民國100年馬英九元旦文告提出,103年在大家的抗議聲中倉促上路,民進黨執政後並沒有修正而續續前進,經過這麼多年,許多當時的警告惡果已一一浮現:台灣學力下降、私校崛起、公立教育崩解、教育階級化愈來愈嚴重,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公立教育將成為歷史,走向許多人士眼中模範─美國模式─貴族私校VS公校沈淪。如果再不煞車,國力就要賠上去。

好看的新聞推荐給您~~~

金小胖外交大變化!? 一圖報你知

打臉張善政 賴揆:政院當時沒編2百億台南賑災預算

中正廟拆匾 準促轉會主委黃煌雄曾說:民主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