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周美里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周美里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周美里觀點》香港人的悲哀 VS 台灣人的幸福──感謝李總統

    新聞 周美里觀點》香港人的悲哀 VS 台灣人的幸福──感謝李總統

    2020.07.30 | 23:53

    民主先生李總統在台灣的地位必永垂不朽。今天看到香港民主派人士的参選權被剝奪,更能體會李總統所說的從「台灣人的悲哀」到「台灣人的幸福」。沒有李總統推動民主化,為台灣的自由安全奠定基石,台灣今天也不過就是另一個香港,中共說了算!一些老國民黨人對李總統懷有深仇大恨,甚至還有位名嘴挑撥說李總統挑起省籍對立,
  • 周美里觀點》孩子的AB檔案!學習歷程侵人權 大家還不反對?

    新聞 周美里觀點》孩子的AB檔案!學習歷程侵人權 大家還不反對?

    2018.09.11 | 09:21

    學習歷程這件事,真的是一個涉及全台灣兒童至青少年基本人權的重要議題,竟然沒有任何人權團體注意及關心!週日一場有關大學制度的座談會,請到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招聯會組長王盛騏,在座家長們對教育部統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強烈反對,綜合會中教育部和招聯會在會上的說明不外幾個說法:學習歷程只是幫學生把本來
  • 周美里觀點》 十二年國教惡果浮現  公校沉淪

    新聞 周美里觀點》 十二年國教惡果浮現 公校沉淪

    2018.03.25 | 20:55

    四、五年前馬政府要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採用一套「全方位」入學制度時,許許多多的家長、老師就已經警告,政府急著以制度消滅公立菁英教育或所謂的「明星學校」,就是圖利私校。四、五年後,其結果就如當時我們所預測:私校暴增,學生爭先恐後要擠進私校。以台北市老牌但貴族氣不重的私校延平中學為例 ,在十二年
  • 周美里觀點》公投有驚無險  英國前路仍多荊棘

    新聞 周美里觀點》公投有驚無險 英國前路仍多荊棘

    2014.09.20 | 12:55

    85%歷史上最高的投票率,蘇格蘭人民以54%比46%之比,決定留在大英聯合王國UK,這是否能終結三百年來蘇格蘭是否應獨立於UK的聲音呢? 公投留下來獨立派的傷痛及挫折,如何平復? 分裂的蘇格蘭如何重新團結出發? 蘇格蘭和Westminster(英國國會)的關係如何重新調整? 英國政治版圖及憲政關係又將如何重整呢? 蘇格蘭公投雖然已和平落幕,但是橫在眼前的仍是充滿荊棘的道路。 檢視蘇格蘭如何走到今日的獨立公投,簡單來說,社會主義意識濃厚的蘇格蘭人民被南方的英格蘭保守黨統治下,長期處於「有志難伸」的處境。保守黨柴契爾夫人執政時摧毀工會的政策,對蘇格蘭人民的生計造成極大的打擊,讓他們至今憤恨難消。伊拉克戰爭,布萊爾不分青紅皂白支持布希出兵,更是讓意識型態上反戰、反核的蘇格蘭難以認同,促成蘇格蘭獨立聲浪高漲。而工黨施政不佳導致蘇格蘭人轉而支持立場相近但是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SNP),促成了今天的公投。 公投結果出來後,很多蘇格蘭人覺得鬆了口氣,獨立可能產生的劇變將不會發生,但是橫在眼前的仍是充滿未知數。 卡麥隆承諾能兌現嗎? 首先,蘇格蘭人必須立即面對的是:卡麥隆投票前給予蘇格蘭更多自主權的承諾能夠兌現嗎? 投完票卡麥隆的談話就點燃了「未知」及「可能的衝突」之火。他表示,給蘇格蘭更多的權利,也必須正視威爾斯、北愛爭取更多自主的聲音,更令人玩味的是,他表示聯合王國對各區的重新憲政安排,不能忽略英格蘭的權利。很現實的是,如果蘇格蘭得到更多自主權,威爾斯、北愛爾蘭也都爭取一樣的權利,英國國會的權力將會被大幅架空,在內政上只剩下對英格蘭有置喙權,呈現一種「其他地區的國會議員可以決定英格蘭事務,但英格蘭國會議員不能決定其他區的事務」,這樣的怪現象。這應該是英國國會所不願意也不可能接受的局面。 因此,在公投一結束,蘇格蘭獨立派還來不及悲傷就開始猜忌卡麥隆會不會兌現其承諾。有人認為,卡麥隆既已經公開承諾,在政治上他不能不遵守承諾,但是在政治現實的運作上,卡麥隆卻沒有太多的空間。明年國會大選,他是否能持續執政都是未知數,而賦予蘇格蘭更多自主權的安排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達成,在這樣的情勢下,蘇格蘭是否能如預期得到更多自主權也充滿未知。 思考「英國體制下」的社會正義改革 就蘇格蘭內部而言,首席部長也是此次公投的最重要推手薩孟德立即請辭,負起政治責任。深深感到挫折的獨立派,對這個「終極」決定,有人感到極度失望,認為有生之年不可能再看到蘇格蘭「獨立」,但也有頑強份子表示絕不放棄,還要再接再厲。這些挫折需要平撫,社會對立需要弭平。然而,更重要的還是,正視蘇格蘭人民對現行政治的強大不滿,回歸政策並思考解決的途徑,思考如何「在英國體制下」落實蘇格蘭人民對社會正義的強烈渴望,這才是最迫切的。 為英憲政體制投入未知數 雖然蘇格蘭人民決定留在UK,但是並不表示「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蘇格蘭本身需要時間復原及重生,而英國更面對全新的憲政挑戰。英國並沒有成文憲法,憲政的運作依賴的就是慣例及政治操作,對英國來說,沒有什麼「法律」限制,民意及政治上的可能性才是關鍵。無論結果為何,公投本身就已帶來改變,尤其對英國憲政投下深遠衝擊,挑戰才開始。 作者:周美里(前媒體工作者)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 周美里觀點》蘇格蘭公投是人類文明的勝利

    新聞 周美里觀點》蘇格蘭公投是人類文明的勝利

    2014.09.19 | 09:47

    蘇格蘭公投剛剛投完票,預計必須開票到第二天早上大約七點左右會有結果! 這次蘇格蘭公投是有史以來最多人註冊投票(97%的合格選民)的一次,也可以說是蘇格蘭加入UK三百多年來最重要的一天。就在蘇格蘭公投的現場,感觸特別深,無論結果如何,蘇格蘭過程和平、人民深度參與的公投給我們相當多啟示。 人民作主 投票所前一位campaign YES 的人說,三百多年前,蘇格蘭加入UK,當時並沒有民主程序,許多地區人民甚至起而反抗。這次,蘇格蘭要自己做主,決定自己成為一個國家。「人民作主」,這應該是這次蘇格蘭公投最大的意義,雖然此人是主張「獨立」,但是同樣地道理,如果蘇格蘭人民這次決定「留在UK」,那也是經過蘇格蘭人民透過民主程序所做的決定,將使這個糾纏數百年的歷史情結得到最終解決,而,這次是蘇格蘭人民自己決定要留在UK,而不是受到脅迫或由少數統治者所決定。 這正是蘇格蘭公投給我們最大的啟示。Self-determination「人民自決」是民主的基本價值。在人民以民主程序,依自己的自由意志,所組成的國家,才會是一個團結的、有向心力、有生命力的國家。 對台灣人而言,這場公投中還有幾個面向值得我們省思: 一、是住民自決非民族感情 Self-determination非建立在「民族」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住民」上。蘇格蘭公投的選民包括所有住在蘇格蘭六個月以上的英格蘭人(英國公民)、歐盟公民,但是卻不讓住在英格蘭的蘇格蘭人投票。所以,這不是蘇格蘭人VS英格蘭人的「對決」,而是住在蘇格蘭的所有住民,基於自身的認同及利益來決定是否組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蘇格蘭如果公投決定獨立,對英格蘭人民亦將產生相當的衝擊及影響,然而,沒有見到英格蘭人對此公投提出異議,或對蘇格蘭人惡言相向。對民主、自決已深植於心的英格蘭人來說,蘇格蘭人以公投進行其「自決權」是再自然也沒有。 所以,如果我們要討論台灣是否要和中國統一 (台灣實質上已經是獨立主權的國家,所以只有統一不統一的問題),該考量的不是「民族」情緒或情結,而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居住的這群人──無論先到後來──從原住民、福佬客家、到所謂的「外省二代三代」、還是新住民、外籍新娘,都有同等的權利來決定,但卻絕對不應該、也不可能是中國、甚至是台灣少部份政治人物所主張的「由中國13億人口來決定」。 二、世代正義 蘇格蘭公投把投票年齡降到16歲,雖然此舉很可能會提高投「YES」的比例,但是連「留在UK」陣營的人都認同這種作法,因為,畢竟,這次公投決定他們年輕人的未來。台灣的選舉年齡在全球民主國家中屬於高的,我們可曾思考過,我們所做的決定深深影響年輕人的未來,而他們竟然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太陽花學運更證明台灣年輕人因為缺乏影響政治的適當管道,所產生的嚴重「挫折感」,已危及我們的政治社會安定,應該被視為「國安問題」來看待。 三、公投是為了融合而非對立 尊重別人意見是民主的基石。在我們所有的訪談或觀察中,所有人都非常有民主素養,尊重別人的意見,縱使和自己不一樣,也絕不會出現「對罵」的現象,如果以台灣的標準來看,真的少了很多「活力」或「生氣」。然而,公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爭端而非製造對立,是為了融合,不是為了分裂。 我們看到更多人是憂心一個「分裂」的蘇格蘭,反而不那麼在乎到底結果為何。因為,無論贏或輸,都有一半的人會感到失望或受挫,他們思考的是如何平撫對立。然而,雖然公投的過程看似製造了對立與衝突,但是公投才正是解決衝突對立最溫和、和平的手段。唯有透過充分的討論、辯論,在民主程序下,產生的結論,才能徹底解決衝突及對立。 有人指責英國首相卡麥隆太大意竟然同意此次公投,出現如此「驚險」的場面。卡麥隆當時同意公投,有很大成份是篤定它不可能會過關,欲藉此次公投一次解決、擺脫這個糾纏已久的擾人議題。因此當時他也沒同意蘇格蘭提出的第三個選項,即增加蘇格蘭的自治權。沒想到,蘇格蘭人的「反英格蘭」情緒竟然如此高漲,讓正反面達到五五波,為了拉攏蘇格蘭人,卡麥隆最後主動釋出「利多」,承諾給予蘇格蘭更多自治權。因此,無論公投過不過關,蘇格蘭都是最大贏家,而這個「蘇格蘭獨立」議題也終將走入歷史。這對未來英格蘭和蘇格蘭間的關係,其實是化解矛盾、是融合,而非對立、分裂。 四、改變現狀才需要公投 蘇格蘭獨立公投最大的阻力或「反制」來自於人們懼怕「改變現狀」,許多人民擔心蘇格蘭脫離英國,現有的所有制度(institutions),包括退休金、稅制、政府體制等,都必須重造。雖然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宣稱蘇格蘭一定會做的比英國好,但對很多人而言「不確定性」就讓他們感到恐懼。但是,也正是因為要改變現狀──從UK獨立出來──才需要公投,才需要用最民主的方式來決定。 反觀台灣狀況剛好相反。如果說台灣要用公投來決定和中國的關係,那必定是「統一」公投,而非「獨立」公投,因為台灣己經是一個主權在民、且獨立於中國行使治權的國家。因此,如果要「改變現狀」,也就是要「統一」,才必須、也一定必須要用公投的方式讓所有台灣人民來決定。 五、不流血的革命 整個過程中,蘇格蘭人民展現了高度的民主素質,在二年的時間中,從各個角度包括經濟、財政、社會福利、稅收、油田、國防、北約、歐盟等等,進行和平理性的討論、辯論,沒有政客或支持者之間的人身攻擊,更不可能出現任何暴力相對。許多人都認為,無論結果如何,這次的公投激起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思考、討論蘇格蘭的未來,這才是最大的價值。 最後,我想說,「建立」或「分裂」一個國家,在人類歷史上一向是充滿血腥與暴力。今天,我們見證了人類史上最成熟的民主社會,英格蘭及蘇格蘭雙方的政府與人民,用最和平、最尊重人民的民主程序,來決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建立」。我們必須說,這是人類文明的勝利,是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驕傲。 作者:周美里(前媒體工作者,在蘇格蘭公投現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