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質詢時表示,如果中國以武力如出動戰艦或進行海上封鎖攻擊台灣海峽,恐將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中國外交部指責這是「干涉內政」的發言,卻完全無視這句話的本質,高市早苗僅是客觀陳述一個冷峻的戰略事實,因曾擔任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對印太供應鏈、地緣能源通道、關鍵運輸路線了解極深,相當清楚台灣海峽若有事端,日本的能源、糧食、半導體原料將在數週內斷絕。因此其發言並非介入台灣問題,而是保護日本國民的生存利益。

台灣海峽是重要海運通道,許多貨櫃輪行經此航道,不僅運載區域間的貿易物資,也涉及日本進口的能源、糧食原料與高科技材料。若發生封鎖,日本南端島嶼與台灣之間航線可能中斷,將對日本的供應鏈構成重大風險。根據分析,一旦中斷持續數週或數月,日本部分製造業,尤其是依賴進口原料的產業,可能面臨嚴重影響。高市早苗說出這句話,等同於美國總統說「加勒比海危機威脅美國安保」一樣自然。中國外交部將此定性為單純干涉內政,似乎無視這背後更深層的戰略考量,因為台海安全,早已跳脫「統獨」兩個字所涵蓋的政治意涵。

2025年的今天,台灣已經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樞紐中最閃耀的環節。台灣半導體IC設計大廠前董事長謝南強於今年11月間於國外研究員來台拜訪時曾表示,台灣資本市場讓全民共享成就,台股加權指數年化報酬率逐年升高,股票配息率領先於日本東證與韓國Kospi。這句話道盡了台灣模式的核心:科技領先×資本市場對股東友善×人民參與投資。三者形成正向循環,讓台灣能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下,締造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台灣把科技財富轉化為全民紅利,這種「讓每一個小股民都能受益」的經濟投資,正是台灣社會韌性最強大的來源。

同樣在11月4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Jensen Huang)在劍橋大學接受霍金獎(Stephen Hawking Fellowship)時,再次發表了讓全球矚目的演講。他回憶在美國的創業初期,笑著說:「我從來沒當過經理及CEO,更沒寫過商業計畫書。我只是問自己:這能有多難?How hard can it be?」他特別感謝母親當年一句英文也不會,卻仍然帶著他和哥哥從台灣到美國,一邊學英文一邊教兒子,那種「事情哪有那麼難」的台灣人樂天態度,深深烙印在他心坎,將從僅三個人起始的小公司,變成市值領先群雄的NVIDIA科技帝國。

台灣人不論環境是否惡劣,均會審視自己"How hard can it be?"(這能有多難?)讓我們在沒資源、沒外交空間、被威脅數十年的情況下,依然能為世界點亮科技之光。因此,日本高市早苗首相的言論,是抱持著國際視野的胸襟,道出了印太地區大國的共同心聲。倘若中國繼續用「內政」兩字把耳朵堵起來,只會讓國際社會更清楚認知到,誰才是在阻礙地區間的和平與穩定。

台灣日後將保持"How hard can it be?" 的台灣精神,繼續把科技財富化為全民紅利、世界紅利,無論風浪多大,都會站在世界舞臺中央,為和平穩定與技術進步持續貢獻。   

文/傅馨儀(律師&仲裁人,法學博士後期研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