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智庫蘭德(Rand)今年九月發布《中國的經濟威懾》報告,揭露北京如何透過經濟手段施壓他國。這不是單純的貿易政策,而是結合供應鏈、法規、補貼與宣傳的國家戰略,專門用來懲罰挑戰中國利益的國家,體現中共「以商逼政」的霸權本質。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威懾的五大手法:第一,強化在關鍵領域如能源、糧食的韌性,以降低外部制裁的傷害。第二,刻意營造戰略性依賴,讓他國在貿易或原料上離不開中國。第三,隨時準備動用報復工具如出口管制法規、補貼、關稅等,將這些工具當作現代版的「朝貢體系」手段,對不服從的國家制裁。第四,透過一致性的強硬行動建立可信度,刻意營造「得罪中國沒好下場」的國際氛圍,企圖讓各國不戰而屈。第五,讓國內社會承受經濟衝擊,動員民間進行如物價控制等準備,減少被威懾方的回擊帶來的不穩定性。

這份報告對台灣最大的警訊是「威脅不只來自飛彈,更來自經濟手段」。從陸客團的政治操作、台灣產品鳳梨、石斑魚到糕餅的突然禁令、半導體人才的挖角拉攏等,都是中國在利用經濟威懾,意圖完成政治吞併

台灣應從三面向建構反制能力:

第一,打造「經濟安全護城河」。台灣不能滿足於分散市場,更要掌握關鍵技術的不可替代性,深化半導體、精密機械等優勢領域,透過技術突破與專利佈局,讓各國都離不開台灣。並與民主盟友建立「韌性供應鏈聯盟」,形成互補性的依存。

其次,建立「主動反制武器」。台灣不能只會挨打,必須具備反擊能力如建置貿易反制工具、強化國際協調機制、發展經濟情報預警系統,並準備對中國關鍵利益施壓的選項。

第三,提升「全民經濟國防」意識。政府應設立經濟威懾應對機制,涵蓋受衝擊產業的緊急支援、替代市場的快速媒合、社會溝通的一致性策略等,揭穿中共惠台措施的統戰本質,讓產業聚焦長期的安全自主。

蘭德報告戳破中共「和平發展」的虛偽面具,點出關鍵:面對專制政權的經濟威懾,民主國家絕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聯手反制。台灣別無選擇,唯有以最大決心應戰:全民覺醒拒絕統戰糖衣、政府民間齊心布局反制、國際盟友攜手圍堵中共。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