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馨娜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馨娜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今日機票明日國格-春秋航空「系統錯誤」後的算計

    2025.09.29 | 15:16

    中國春秋航空近日傳出拒絕台灣旅客持中華民國護照購買境外航班機票,客服人員表示「境外航班不能用台胞證,也不能用台灣護照」,因為「一個中國原則」,必須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發或認可的護照」。爭議發酵後,該公司急忙改口稱是「系統升級錯誤」。這種拙劣的危機處理,暴露的不是技術疏失,而是赤裸裸的政治試探。護照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台灣護照在全球享有實質效力。任何航空公司都應依據目的地國法律審核旅客證件,而非因政治壓力任意設限。春秋航空此舉不僅違反國際民航慣例,更是對台灣國格的直接羞辱。若真是系統錯誤,客服人員如何能條理分明地解釋一個中國原則?這顯然是經過培訓的標準回應,絕非臨時故障。春秋航空的澄清更像是「政策氣球」—先試探社會反應,遇阻後再以技術問題掩飾。這種兩面手法,充分展現中共「灰色操作」的本質:讓台灣人永遠不知何時何地會被刁難羞辱。這起事件的危險性在於開創惡例。今天是春秋航空拒售機票,明天可能是其他中國企業跟進,後天甚至擴及國際場合。當台灣護照可以被任意「系統錯誤」掉,我們的國際生存空間將面臨全面擠壓。春秋航空為迎合政治正確而犧牲商業信譽,無異於自毀前程。國際市場最忌諱政治化企業,消費者對其信任度必將大打折扣。這種短視行為,最終只會讓自己在競爭中落敗。面對這種挑釁,台灣政府必須提出嚴正抗議,要求中方與春秋航空提供具體保證。更重要的是,台灣民眾要用消費選擇發聲,堅決抵制不尊重我國護照的航空公司。任何姑息,都是對下次羞辱的邀請。台灣護照是我們行走世界的憑證,代表的是國家尊嚴與人民權利。任何以「技術問題」包裝的政治歧視,都是對台灣主權的蓄意挑釁。我們的回應只有一個:絕不退讓,拒絕妥協。今天容忍「系統錯誤」的藉口,明天就要面對「政策執行」的現實。在護照尊嚴這條紅線上,任何退讓都是對國格的背叛。
  • 投書 美智庫報告警惕中國經濟威懾,台灣須強化反制力

    2025.09.24 | 15:27

    美國知名智庫蘭德(Rand)今年九月發布《中國的經濟威懾》報告,揭露北京如何透過經濟手段施壓他國。這不是單純的貿易政策,而是結合供應鏈、法規、補貼與宣傳的國家戰略,專門用來懲罰挑戰中國利益的國家,體現中共「以商逼政」的霸權本質。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威懾的五大手法:第一,強化在關鍵領域如能源、糧食的韌性,以降低外部制裁的傷害。第二,刻意營造戰略性依賴,讓他國在貿易或原料上離不開中國。第三,隨時準備動用報復工具如出口管制法規、補貼、關稅等,將這些工具當作現代版的「朝貢體系」手段,對不服從的國家制裁。第四,透過一致性的強硬行動建立可信度,刻意營造「得罪中國沒好下場」的國際氛圍,企圖讓各國不戰而屈。第五,讓國內社會承受經濟衝擊,動員民間進行如物價控制等準備,減少被威懾方的回擊帶來的不穩定性。這份報告對台灣最大的警訊是「威脅不只來自飛彈,更來自經濟手段」。從陸客團的政治操作、台灣產品鳳梨、石斑魚到糕餅的突然禁令、半導體人才的挖角拉攏等,都是中國在利用經濟威懾,意圖完成政治吞併。台灣應從三面向建構反制能力:第一,打造「經濟安全護城河」。台灣不能滿足於分散市場,更要掌握關鍵技術的不可替代性,深化半導體、精密機械等優勢領域,透過技術突破與專利佈局,讓各國都離不開台灣。並與民主盟友建立「韌性供應鏈聯盟」,形成互補性的依存。其次,建立「主動反制武器」。台灣不能只會挨打,必須具備反擊能力如建置貿易反制工具、強化國際協調機制、發展經濟情報預警系統,並準備對中國關鍵利益施壓的選項。第三,提升「全民經濟國防」意識。政府應設立經濟威懾應對機制,涵蓋受衝擊產業的緊急支援、替代市場的快速媒合、社會溝通的一致性策略等,揭穿中共惠台措施的統戰本質,讓產業聚焦長期的安全自主。蘭德報告戳破中共「和平發展」的虛偽面具,點出關鍵:面對專制政權的經濟威懾,民主國家絕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聯手反制。台灣別無選擇,唯有以最大決心應戰:全民覺醒拒絕統戰糖衣、政府民間齊心布局反制、國際盟友攜手圍堵中共。
  • 投書 人權危機的鏡子:李宜雪事件對台灣的深刻提醒

    2024.12.31 | 14:11

    中國網路近期掀起一場聲援李宜雪的風波,此事件再次揭示了共產黨統治下對言論自由和人權的粗暴踐踏。李宜雪是來自中國湖南的年輕女性,因在網絡上發表批評中共的言論而遭到拘捕,被冠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而強制送到精神病院「治療」。她的家人和朋友試圖為她發聲,卻也面臨威脅和壓迫。李宜雪事件讓國際社會再次見識到中國言論的窒息程度和中共對異議者全面打壓的現狀。李宜雪事件對台灣的啟發尤為深刻。面臨來自中國的統戰、滲透與軍事威脅,台灣人需警惕:一旦自由受到侵蝕,我們可能面臨與中國人民同樣的命運。民主與自由並非天賦而來,是需要全民共同守護的成果。台灣在歷經威權體制到民主化的歷史轉變後,享有如今的自由社會,我們應該珍惜和鞏固。並必須警惕來自各方威脅如假新聞、網絡滲透以及政治人物的親中立場,這些因素可能成為削弱民主的隱形毒藥。同時台灣可更加積極地關注中國人權問題,並在國際場合發聲支持像李宜雪這樣的受害者,憑藉自身民主的優勢,成為亞洲人權議題的燈塔。政府與民間團體亦可以合作,向國際社會揭露中共的惡行,並提供必要的援助,讓更多人看到專制與民主的本質差異。李宜雪事件也是一個提醒,教育和文化的傳播對於防止專制思維入侵至關重要。台灣應該加強對民主價值的宣導,特別是對年輕一代的公民教育,讓他們深刻了解言論自由的重要性與專制政權的危害。讓更多人看到自由的珍貴,進而喚醒對抗專制的勇氣。李宜雪事件不僅揭露了中共對人權的踐踏,也為台灣敲響了警鐘。面對中國的專制蠻橫,我們不僅要保護自己的民主,更要努力成為推動亞洲自由與人權的力量,才能確保李宜雪的悲劇不會在自己的土地上重演,並為全球的人道發展貢獻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