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地緣政治板塊劇烈變動的今天,臺灣的地位早已超脫單純的區域議題,成為牽動全球安全與經濟命脈的關鍵樞紐。長期以來,我們常說「臺灣有事,世界有事」,這句話不再是單純的口號,而是基於臺灣在全球供應鏈和民主防線上所扮演的不可或缺角色。面對中國持續的軍事恫嚇與灰色地帶襲擾,臺灣強化自身的國防戰力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如何深化與國際社會的安全合作,讓世界更真切地理解「臺灣安全就是世界安全」的深層意涵。

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以半導體產業最為顯著。台積電憑藉其領先全球的製程技術,主導著智慧手機、汽車、人工智慧到軍事科技等各領域的晶片供應。目前全球九成以上的先進晶片來自臺灣,這意味著一旦臺海發生衝突,全球經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停擺風險。美國、日本、歐洲等國無不意識到這項危機,紛紛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但要短期內複製臺灣數十年的技術與產業生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保護臺灣的安全,就是保護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除了經濟層面,臺灣在地緣戰略上也處於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這條由美國及其盟友構築的防線,旨在遏制中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擴張。臺灣的存在,有效阻隔了中國海空軍進入太平洋的通道,也為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國家提供了一道戰略緩衝。若臺灣失守,第一島鏈將被撕開巨大的缺口,中國海軍將得以長驅直入,自由進出太平洋,這不僅會破壞區域平衡,更將直接威脅全球航運自由與貿易安全。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美國、日本、澳洲等民主國家頻繁在臺海周邊進行聯合軍演,並加強與臺灣的軍事交流與合作,因為他們深知這是維護自身國家利益的必然之舉。

臺灣在國防自主的努力近年來有目共睹,從國產潛艦的研發製造到無人機的部署,都展現出自我防衛的堅定決心。然而,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抵禦中共龐大的軍事威脅,因此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更顯重要。這不僅包括軍售與技術轉移,還涵蓋情報共享、資安防護、灰色地帶應對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唯有透過多層次的合作,臺灣才能建立足以嚇阻侵略者的防衛體系,也讓盟友對臺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抱持信心。

總體而言,臺灣的未來,不僅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命運,更與全球民主與自由的前景緊密相連。我們不應再被動等待國際援助,而是要主動出擊,強化國防韌性,深化國際合作,讓世界看見臺灣不只是地緣戰略的棋子,更是維護全球和平與穩定的關鍵力量。這份「正心」,既是對臺灣自身的承諾,也是對世界的責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